秦基伟从上甘岭回来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回家后他的妻子盯着他看了半天,关切的说道

熹然说历史 2025-02-11 23:09:25

秦基伟从上甘岭回来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回家后他的妻子盯着他看了半天,关切的说道:“你有些不对劲。”秦基伟妻子到底发现了什么?她所说的不对劲又是哪里不对劲呢? 1950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战场时,年轻的秦基伟也在其中。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共产党员,早已习惯了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日子。他主动请缨,要求到最危险的前线去,因为他知道,前线的战士们最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 就这样,在1951年3月,秦基伟来到了朝鲜战场,成为志愿军第15军的军长。在那片陌生而又残酷的土地上,他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战士,开始了一段血与火的历程。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山,只为了把敌人赶出去,守护住自己的家园。 在秦基伟到达朝鲜战场不久,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就开始了。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上甘岭战役"的一段传奇。上甘岭,只是一个小山岗的名字,但在那里,中国军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这场战役中,敌人倾尽全力,总共投入了十多万发炮弹。炮火声响彻云霄,大地都在震颤。许多战士被气浪掀起又重重摔下,不少人当场牺牲。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也大多带着伤。战壕里到处都是伤员的呻吟声,鲜血染红了泥土。 但秦基伟和他的战士们没有退缩。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们誓死不退一步。秦基伟冲在前面,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大家。"同志们,如果我们现在退了,前方的防线就会被突破。"他大声喊道,"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一定要顶住!"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和敌人鏖战了43天。43天里,他们与死神擦肩而过无数次。43天里,他们失去了许多亲密的战友。但43天后,当最后一颗炮弹落地,是志愿军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上甘岭下来后,秦基伟和战士们又转战其他战场。直到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他们才得以回国。这场战争,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坚强。美国人从此认识到,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是打不垮的。 当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凯旋而归时,他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那个年代,能够与毛主席见面,是无上的荣耀。而秦基伟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是因为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出色表现。 毛主席紧紧地握着秦基伟的手,亲切地对他说:"同志,欢迎你回来。上甘岭一战,你们打得真漂亮。""主席,这都是您领导有方,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支持的结果。"秦基伟谦逊地回答。 接着,毛主席提起了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他详细询问了战役的情况,志愿军的伤亡和后勤保障等。秦基伟一一作答,毛主席频频点头。 谈话间,毛主席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递给秦基伟。"来,同志,抽支烟。"毛主席热情地说。秦基伟一时有些惊讶,他知道,在那个年代,能与毛主席"同烟"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但他随即想到,自己曾在战士们面前表示要戒烟。如果现在接受了毛主席的香烟,岂不是在撒谎?于是,他恭敬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感谢您的好意。但我已经决定戒烟了,就不抽了。" 毛主席听后,并没有勉强。他笑着把香烟收回口袋,继续与秦基伟聊起了志愿军的情况。秦基伟感到一阵轻松,他为自己能在毛主席面前坚持原则而感到自豪。 后来,当秦基伟回到家中,妻子却发现他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老秦,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妻子关切地问。秦基伟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在毛主席面前推辞香烟,内心其实是有些挣扎的。 "没事,就是烟瘾犯了。"秦基伟如实说。"那你就抽一根呗,憋坏了多不好。"妻子说。"不行,"秦基伟坚定地说,"我已经跟主席说了我戒烟了,我不能食言。" 从那以后,秦基伟真的再也没有碰过烟。那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香烟,现在看来,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因为,比起信守承诺,比起坚持原则,一切都可以放弃。 这就是秦基伟,一个在战场上勇敢无畏的战士,一个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的共产党员。他的故事,也许平凡,但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和操守,往往就体现在一些看似微小的事情上。 当秦基伟从毛主席的办公室走出来时,他的脸上写满了愁容。这位刚刚立下戒烟誓言的军人,此刻正饱受烟瘾的折磨。他的妻子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秦基伟叹了口气,把在毛主席办公室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我对主席说我已经戒烟了,可是现在烟瘾难忍,我真怕自己会失言。"妻子听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非常理解他的难处。 "老秦,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妻子安慰他说,"能在主席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很不容易。""可是,我现在真的很想抽烟啊。"秦基伟苦笑道。 妻子想了想,对他说:"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戒烟,那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我相信,以你的毅力,一定能够克服烟瘾的。"秦基伟点点头,他知道妻子说得对。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