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给了肖林和王敏卿夫妇30两黄金用来做生意,要做什么都可以,但有个条件:只要

熹然说历史 2025-02-11 23:09:26

党组织给了肖林和王敏卿夫妇30两黄金用来做生意,要做什么都可以,但有个条件:只要组织需要用钱就得给,并且要多少他们就得给多少!此后夫妻俩不仅圆满的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还在建国后上交了1000万美金和12万两黄金。 1941年的皖南事变让中共的局势陷入困境。国民党切断了对中共在重庆办事处的资金支持,各省地下党工作举步维艰。 周恩来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决定选派党员去从商赚钱。他的目光落在了肖林身上,一个靠得住的好同志。 肖林接受了这一特殊任务。周总理给他30两黄金作为启动资金,让他去创业,具体做什么生意由他自己决定,关键是要赚到钱。 但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党组织需要用钱的时候,肖林必须第一时间拿出来。而且党组织要多少,他就得给多少。肖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生意人能承担的任务啊。搞不好身家性命都得搭进去,但肖林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周总理把党的利益和革命事业托付给了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指到哪里,他就得冲到哪里。 肖林夫妇拿着这30两黄金,开始在重庆闯荡。他们很快发现,因为国民党有钱人都聚集在此,对高档日用品的需求很旺盛。 夫妻俩从上海搞来一批高档货,转手就赚了上百万法币。这第一桶金来得太快了,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夫妻俩开始增加投资,陆续在重庆开了好几家经销店。只要是赚钱的买卖他们都愿意做,什么紧俏货源都想尽办法弄到手。 那时候的重庆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军政要员。肖林夫妇很快意识到,做生意不能只盯着钱,还得盯着权。 于是夫妻俩开始刻意跟国民党的高官们套近乎。他们摸清了这些人的喜好,投其所好,很快打入了上层圈子。 肖林还通过夫人结识了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他发现李弥手里有大量的棉纱想要出售,而自己在上海有销售渠道。 一拍即合,两人各取所需。李弥从青岛低价收购棉纱,肖林负责在上海高价卖出,利润对半分。 有了这层关系,肖林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把触角伸向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打通了各条运输渠道,将军需物资偷运出来,把党组织需要的物资偷运进去。 肖林常年游走在刀尖上。他深知自己身负的使命,稍有差池就是粉身碎骨。所幸他机智过人,危机关头总能化险为夷。 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再艰巨,肖林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钱从来都不是问题,再多他也能搞定。他常说,自己就是革命的"红色掌柜"。 肖林和王敏卿冒着生命危险,将党组织的大量资金和物资秘密运送到上海。解放区缴获的大量法币、黄金都是"烫手山芋",肖林想方设法把它们弄到上海。 为了不留痕迹,他们将黄金熔化重新铸成10两一条的金条。1947年3月,局势紧张,组织决定撤离上海,肖林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必武和其他同志穿上了一种特制的马甲,里面缝满了肖林送来的金条,足有3000多两。就这样他们离开了虎穴,钱也到了组织手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肖林夫妇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决定向党交代这些年的经营成果。 最后的结账显示,他们一共向党上缴了12万两黄金和1000多万美元。这是一笔惊人的数字,相当于一个大企业的全部家当。 肖林夫妇本可以私吞这些钱,当个大富豪,但他们心里只有党和人民。他们留了3个银元作纪念,后来连这个也捐给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周总理称赞他们是"红色夫妻",陈毅说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掌柜"。他们的事迹如雷贯耳,成为党的荣耀。 后来,肖林创办的华益公司并入了华润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的华润,延续了肖林的基因,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0 阅读:8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