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周西成掌握贵州军政大权后,提拔妹夫毛光翔为副军长。师长王家烈非常不满

史行途 2025-01-26 23:39:09

1926年,周西成掌握贵州军政大权后,提拔妹夫毛光翔为副军长。师长王家烈非常不满,和毛光翔斗殴,结果被撤职查办。不久后,周西成念王家烈多年追随自己鞍前马后,就又恢复了师长职务。 屡立战功的王家烈在师长的位置上踏步,这让他对周西成产生不满,对毛光翔更是视若仇敌。 1928年冬,原黔军师长李燊,在何应钦的支持下,获取了一批军械后招兵买马,率部进入贵州,试图击败周西成控制贵州。 周西成委王家烈为前敌总指挥,率部与李燊激战于秀山、铜仁、松桃等地。李燊不支,求助于云南的龙云。 龙云派滇军入黔,支援李燊作战。双方混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五月,伤亡都很严重,周西成在黄柟桠指挥部队时,遭遇李燊部偷袭中弹身亡,王家烈也身受重伤。 周西成死后,副军长毛光翔被南京任命为贵州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升任副军长。 王家烈不满屈居于毛光翔之下,任副军长后,积极扩充实力。在张发奎、李宗仁联合反对蒋介石后,蒋介石委任王家烈为贵州这一路的讨逆军指挥官,并将军政部的电台拨给他使用。 王家烈率部于黔桂边境,牵制李宗仁、白崇禧后方。之后,王家烈又逼走四川军阀赖心辉,占据黔东一带。 毛光翔见王家烈的势力不断扩充,决定夺取其兵权,他诡称滇龙云再次派滇军袭黔,急电王家烈马上到贵阳,指挥黔军作战。 王家烈认为其中有诈,不仅拒绝了毛光翔的要求,反而率部进而占据了铜仁、松桃以及黔东北一带,扩大了地盘。 蒋介石这时开始扶持王家烈,以取代毛光翔。1931年11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大会,蒋介石直接提名王家烈为第二十五军代表出席会议,这让兼任二十五军长的毛光翔非常不满。 王家烈被蒋介石拉拢了以后,与毛光翔之间的矛盾,日愈加深。此时,正遇湘西发生兵变,王家烈带领自己直接掌握的何知重第一师所属各团兵马,进驻湘西洪江,兼任湘黔边区司令。 洪江原本是贵州鸦片出口必经要道,国民政府在此专收贵州的烟土过道税,收入颇丰。王家烈把这笔收入拿来作为自己的军饷。 何知重是王家烈的姨母兄弟,为了帮他扩充实力,便策划买枪买弹,招兵买马。蒋介石得悉这一情况后,便召王家烈到南京,予以热情接待,慰勉有加,并拨给王部新式步枪一千支。 王家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积极扩充部队,新增加九个团,并进行了装备更新,还创办沅洲军事教导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王家烈认为自己羽翼已丰,便公开与毛光翔决裂,决心夺取贵州军政大权。 1932年,王家烈在蒋介石的默认下,在洪江誓师后,亲率特务团和第一、二、四团,由洪江直趋贵阳。 王家烈将特务团派驻独山,防守并负责堵击毛光翔控制的滇军,其余三团兵马,分驻贵阳城郊,对贵阳形成包围之势,胁迫毛光翔交印让权。 当时,毛光翔的手下大都主张对王家烈开战。但周西成的姑母,毛光翔的母亲力阻,她对儿子毛光翔说:“这支军队是大家创建的,王家烈是出了大力的。以前周西成曾说过,他之后,按群、绍、佩、用的次序继承下去。继武干了三年,你也干了三年,现在应该让王绍武来干了。你们决不能为了争权而打仗,伤害百姓,自毁继武和你的功德。” 毛光翔考虑再三后,决定将权交给了王家烈。蒋介石任命王家烈为贵州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 毛光翔交出贵州的军政大权,是在王家烈包围贵州的前提下,再加上母亲劝说,被迫同意的。交权后不久,毛光翔在遵义与黔军将领尤国才、蒋在珍、宋醒等人,暗中密谋反对王家烈。他们将部队在黔西鸭池河会合后,然后集中兵力进攻贵阳。 王家烈在贵阳只有四个团,他以三个团对付蒋在珍,一个团对付宋醒,双方在鸭池河展开激战。宋醒战败,溃退至毕节被彻底消灭。蒋在珍部也不能阻挡王家烈部的攻势,节节败退。王家烈率部追到遵义城下,正准备攻城时,王家烈的副军长尤国才乘虚袭击贵阳,这完全出乎王家烈的意外。 原来,王家烈与尤国才私交很好,王家烈没有想到尤国才会反对他,直到前两天,王家烈还接济尤国才三万元。因此,王家烈对尤国才毫无防备。 王家烈无力应战,只好撤出留守贵阳的部队,到榕江集中,并令何知重率部从洪江赶来增援。何知重和王家烈会合后,合兵反攻又夺回贵阳城,击败了尤国才。 王家烈虽然重新夺回贵阳,但当时贵州的倒王联盟,对王家烈并未臣服,原属毛光翔的几个师长,仍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尤国才割据盘江八属,侯之担割据赤水、仁怀、习水、绥阳等县,蒋在珍割据正安沿河各县,他们对王家烈虽然口头上表示服从,但王家烈并不能直接调动他们的兵马。 有贵州省主席头衔的王家烈,实际所能控制的也只有黔南十几个县和黔东几个县。在掌握了贵州大权后,王家烈一改往日较为简朴的作风,开始沉尽情享受。 王家烈的妻子万淑芬野心很大,趁机干预军政,往返于南京、两广之间,到处活动,大量安排万氏家族和同乡,形成铜仁系。 就这样,贵州的桐梓派和铜仁派之间,相互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对此,王家烈不闻不问,俨然毫无存在的傀儡。

0 阅读:1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