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蒋介石在开封军事会议上质问韩复榘丢失山东的责任,韩复榘反驳说:“

蜀山史道 2025-01-27 23:48:37

1938年1月,蒋介石在开封军事会议上质问韩复榘丢失山东的责任,韩复榘反驳说:“山东丢失,我有责任。可是南京丢失算谁的责任?” 1930年9月,韩复榘被正式任命为山东省主席,他趁中原大战尚未结束,迅速扩充部队。韩复榘刚到山东时,他的第三路军仅剩下两万多人,通过征兵拉夫和收编地方武装,很快就将三个师扩编为五个师又一个旅。 此外,韩复榘还在山东建立了五支地方民团武装,自任总指挥。到卢沟桥事情前夕,韩复榘已拥兵十万,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为使财政不虞匮乏,韩复榘在山东办起了民生银行和平市官钱局,进而掌握了山东财政大权。 韩复榘刚就任省主席时,胶东地区十八个县市尚在军阀刘珍年的控制之下。刘珍年自己任命官吏,税收也不交给省里,所控制地区实际上是自行割据。韩复榘为独占山东,于1932年8月挥师东进,向刘珍年部发动进攻。9月,双方在昌邑、掖县一带展开激战,死伤惨重。 刘珍年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电令韩复榘停止军事行动,但韩复榘并不执行。蒋介石当即调集两路大军援刘攻韩,后在张学良、丁惟汾等人的干预和调解下,韩复榘和刘珍年达成协议,刘珍年部移防浙江,胶东的税收由南京方面派员征收,胶东战事平息。 韩复榘在将刘珍年驱逐出胶东的同时,还诱杀了企图重返山东谋求东山再起的原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此外,山东悍匪刘桂棠(外号“刘黑七”)拥有匪众二万多,在山东攻城掠地,韩复榘出动大部队进剿,将刘匪赶出山东。 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后期把山东交给韩复榘,是出于迫不得已。中原大战结束后,韩复榘已在山东站稳了脚跟,蒋介石也无可奈何,但是他千方百计要制衡韩复榘,派亲信张苇村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监视韩复榘的行动。 1932年1月,张苇村被人暗杀,经侦查,杀人凶器竟在省党部调查室主任谌峻岑家搜出,谌峻岑被捕,不久即暴死狱中,于是,“张案”就此不了了之。设在山东的这个棋子被铲除,把蒋介石气得牙疼病复发,却又无可奈何。 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长官李宗仁)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津浦路北段和山东省的防务。 在抗战前,韩复榘夹在蒋介石和日本人之间,为求自保,他采取了两面政策,与日方有所往来。抗战爆发后,韩复榘的态度发生改变,公允的讲,他在初期的作战中,还是比较积极的,还组成以何思源为团长的“战时工作团”,赴黄河以北铁路沿线及其东西各县开展工作。 1937年9月,蒋介石命韩复榘拨出两师归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指挥,韩复榘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派曹福林的第二十九师和展书堂的第八十一师开往华北。 10月,在冀、鲁战场正处于紧要关头时,蒋介石以加强淞沪战场为名,将答应派给韩复榘进行山东作战的一个重炮旅撤走。韩复榘得知后大怒,急令展书堂连夜回撤,致使第六战区的局势迅速恶化。 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复榘亲自率曹福林、李汉章、展书堂等师渡河迎战,与日军进行连日激战,伤亡惨重。在一次作战中,韩复榘陷入日军包围,拼死突围而出,这次差点被俘或丧命的遭遇,让韩复榘心态大变,此后他极力避战,下令撤守黄河北岸防线,拆毁黄河大铁桥,改在黄河南岸设防。 日军很快就逼进到黄河北岸,但暂时并未渡河,只是隔岸与韩军对峙。韩复榘也不出击,李宗仁再三催促也无济于事。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在前两日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而韩复榘仅在日军当面就有至少五万人,但他为保存实力竟放弃济南,向南退却,使日军长驱直进。 就这样,日军还没有进入济南呢,韩复榘已经逃了。原定“数周”的抵抗时间,韩复榘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彻底放弃了黄河天险,也轻易弃守了济南城区, 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1938年1月1日,日军占领泰安。4日,占领曲阜、兖州。8日,占领济宁。韩复榘退到鲁西一带,这才安下阵脚。 由于韩复榘对日军抵抗不力,仅半个月时间,就让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蒋介石与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会商后,决定严厉查办韩复榘,借此鼓励人心士气。 蒋介石诱捕韩复榘颇费了一番心机,他先是嘱李宗仁在徐州召集一个会议,然后由李宗仁将韩复榘带到开封。 1938年1月7日,李宗仁直接在徐州召集第五战区军政会议,韩复榘却借故推托,让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去开会。蒋介石又假借1月11日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电召韩复榘与孙桐萱参加。 韩复榘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在会议上,蒋介石怒斥韩复榘丢失山东,韩复榘质问蒋介石南京丢失的责任。 蒋介石当时就无法下台,气得说:“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的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韩复榘还想反驳,身旁的刘峙拉着韩复榘的手,假意劝他到会场外,随后过来两名宪兵把韩复榘拘捕,韩复榘这才知道上了当。韩复榘随后由戴笠亲自押送到武汉,关押在汉口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座二层小楼上。 1938年1月24日晚,韩复榘被特务枪杀,死时四十八岁。

0 阅读:1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