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在禹王山和日军血战27天的60军接到了撤退命令。军长卢汉清点人数时,部队伤亡之大让他落泪。 台儿庄大捷后,卢汉率60军赶赴徐州战场,划归孙连仲临时指挥。由于孙连仲部的池峰城师在此前的台儿庄保卫战中伤亡大半,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让60军184师负责台儿庄地区的防守,池师去后方休整。 禹王山是台儿庄地区的制高点,是座肘形的石头山,运河距禹王山约400米。禹王山在运河东岸、台儿庄东南端,是这一地区可以凭据固守的要地。一旦禹王山失守,六十军在台儿庄地区地的各个地方就完全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徐州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4月26日,卢汉向孙连仲提出,禹王山得失,关系重大,让另派部队接替60军184师在台儿庄的防守任务,让184师进驻禹王山,以加强60军在禹王山的防御。 孙连仲上报李宗仁,李宗仁同意由184师一个团留守台儿庄,主力则转移到禹王山阵地。 26日深夜,卢汉发出了让184师主力转移到禹王山的命令,鉴于禹王山地质系碎石岩,挖掘战壕不易,卢汉向战区长官部索要麻袋二万条,堆砌胸墙,加强防御工事。 这时,日军在台儿庄惨败后,再次集结部队进犯,攻击一开始,将主要进攻矛头指向60军182师阵地,182师被压缩到禹王山下。 184师师长张冲在行军途中,接到卢汉命令,增援182师,并进占禹王山。日军先头部队已经控制禹王山,张冲下达命令,不惜伤亡,一定要夺回禹王山。 山头上的日军用机枪、大炮、步枪扫射和轰击,阻止进攻部队,还发射一串烟幕弹,阵地上浓烟滚滚,迷雾满天。 没想到日军弄巧成拙,忽然刮起了一阵猛烈的东南风,把烟雾刮向日军阵地。张冲当即下令全线进攻,一鼓作气,攻上了禹王山。 张冲向卢汉报告说收复了禹王山,卢汉用望远镜观察,见禹王山高点上还插着一面膏药旗,上边还驻着一个小分队,便斥责了张冲。 张冲说:“那是残余部分,我马上就加以消灭,要是拿不下你毙了我。” 说完,张冲来到团长王开宇的团部,命令从各营连挑选敢死队,冲上制高点。 张冲对敢死队宣布三条:第一,歼灭所有日军,夺下或炸掉旗子;第二,既然是敢死队,那就要“敢死”,但在勇敢的同时还要灵活,尽量躲开火力密集点;第三,为掩护敢死队,师部调迫击炮开路。 在攻击时,团长王开宇亲自带着一排人冲在最前面,敢死队很快攻占了制高点,将小分队日军全部打死。卢汉从望远镜中看到日旗被炸倒后,高兴的大叫。 从4月27日开始,六十军全军阵地形成以禹王山为中心的防御阵地,其中张冲的184师成为重中之重。 狡猾的日军利用两军犬牙交错的阵势,在晚上派出一个小分队,摸进了二营阵地,用刺刀捅死了副营长,杀死了十几个士兵,偷偷筑起了工事。张冲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出一连士兵反击,将这队日军全部消灭。 4月28日夜,一千多日军,配以坦克、骑兵,沿着大小杨村、湖山、窝山向李家圩、禹王山进犯,来势汹汹。 守军奋起迎击,战斗激烈。日军连续冲锋,一部已登上山顶。旅长王秉璋亲率士兵发起反冲锋,胸 部为子弹打穿后,负伤坚持战斗,终于将窜至山顶的日军歼灭。 重伤的王秉璋直到收复阵地后才下山。他手缠绷带,胸裹伤包,伤口还在淌血,不用人搀扶,来到师指挥所,向张冲报告战况。 张冲派人送王秉璋下山,王秉璋说:“送我一人,阵地上又少了一个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张冲在曾泽生团当营长的外长何起龙战死。 4月29日,日军集中主力向禹王山大举进犯,张冲把师指挥部设在禹王山西南坡上,表示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第二天凌晨,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恼羞成怒的日军指挥官在战场督战,大队日军步兵黑压压向禹王山阵地冲来,守军坚决迎击,先以步机枪,继以手榴弹,最后展开白刃战,把进犯的日军大部消灭在阵地前面。 在此后,日军继续疯狂的向禹王山阵地发起攻击,在激战中,守军的工事随毁随修。第一线突破了,退到第二线继续抵抗,等援兵到来,又举行反攻,把失去的第一线阵地再夺回来。 有一次,杀红眼的卢汉在听到一个营包括营长在内的五百多人全部战死后,气得大哭,接着掏出手枪就要去前线拼命,身边的人哭着将他死死抱住。 滇军在前线英勇作战,令日军胆寒,由于缺乏反坦克的手段,滇军组成敢死队,队员爬上日军坦克,揭开手榴弹,往坦克孔里塞; 瞭望孔封闭严密,手榴弹塞不进去,不断有人从坦克上滚下来,不断又有人爬上去; 有的士兵拿着成捆的手榴弹爬滚到坦克面前,与坦克同归于尽。 卢汉指挥60军,在禹王山为中心的防御阵地,阻击日军达27天,粉碎了日军渡过运河威胁徐州的企图。 战后统计,滇军六十军约4万人,实际投入战斗人员为35123 人,伤亡达18844人,营连排长伤亡过半,旅团长伤亡在10人以上,看着伤亡过半的队伍,卢汉泪流满面。 禹王山之战,让滇军一战成名,卢汉也一跃成为抗日名将。
1938年5月,在禹王山和日军血战27天的60军接到了撤退命令。军长卢汉清点人数
蜀山史道
2025-01-27 23:48:44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