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乔冠华女儿回到家,发现钥匙被换了,保姆说:想配钥匙,必须经过新主人的同意。她这才明白,父亲将章含之娶回了家。可章含之临终前却嘱托:我不要和乔冠华葬在一起,我要和养父合葬。 乔冠华和龚澎,这是一对人人称羡的革命伉俪。他们共同经历了革命年代的枪林弹雨,不离不弃,情深意笃。 抗战时期,乔冠华在重庆与龚澎相识相恋。龚澎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性,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两人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走到一起,成为了令人艳羡的一对儿。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和龚澎一同投身外交事业,成为了共和国的代表性夫妻。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龚澎因病去世,乔冠华悲痛欲绝,感觉天都塌了下来。 在龚澎去世三年后,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竟然撮合乔冠华与章含之再婚。 章含之是一位传奇女性。她出身名门,母亲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父亲身份成谜。章含之15岁就嫁给了洪君彦,但这段婚姻并不美满,在毛主席的劝告下,她最终选择了离婚。 1973年,38岁的章含之与60岁的乔冠华在外交部相识相恋。尽管两人年龄相差22岁,但感情十分融洽。然而,当乔冠华决定与章含之再婚时,却遭到了子女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女儿乔松。 乔松无法接受父亲在母亲去世仅三年就再娶别人。她多次恳求父亲打消这个念头,但乔冠华却执意要娶章含之。父女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冰点。 乔冠华与章含之的再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外交官,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名门千金,这桩婚事在上层圈子里引发了热议。然而,不管外界如何看待,乔冠华和章含之却是真心相爱。他们不顾旁人的非议,执意走到了一起。 婚后,乔冠华对章含之宠爱有加。章含之也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这对新人表面上是神仙眷侣,但实际上婚姻的背后却埋下了隐患。乔冠华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而章含之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阅历尚浅,难以完全理解丈夫的处境和心情。再加上子女的不认可,这段婚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乔松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从小就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她在国内顶尖大学深造多年,学业有成。1973年的一个假期,乔松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 然而,当乔松兴冲冲地赶到家门口时,却发现钥匙怎么都打不开门。她纳闷了,这才几年不见,家里的锁就换了?正当乔松一筹莫展时,从屋里走出一个陌生的保姆。 乔松赶紧上前询问情况,保姆却支支吾吾,话里话外都是"新主人"云云。乔松突然福至心灵,难道父亲把章含之娶进门了?她赶紧要求保姆给自己配一把新钥匙,保姆却摇头说,除非得到乔冠华和章含之的允许,否则谁都不能擅自配钥匙。 乔松一下子明白了,父亲这是铁了心要和章含之在一起了。想到母亲龚澎对这个家的付出,乔松心里五味杂陈。她原本想取回母亲的遗物,尤其是母亲送给自己的那架钢琴,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乔松伤心地离开了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再也没有踏进过父亲的家门。即便是父亲生病住院,乔松也没有去看望。这位曾经的乖乖女,在面对父亲的再婚时,选择了彻底的反抗。 然而,乔松的反抗并没有撼动乔冠华的决定。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章含之的陪伴下,重新找到了晚年的幸福。尽管子女的不理解让乔冠华内心苦闷,但他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乔松与父亲的冷战,一直持续到乔冠华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乔冠华唯一的牵挂,就是能否得到女儿的原谅。然而,当乔松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撒手人寰。 望着病床上父亲的遗容,乔松悔恨万分。她后悔当初没有多理解父亲的心情,后悔没有好好陪伴父亲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乔松悲痛欲绝,泪水模糊了双眼。 命运弄人,本是至亲至爱的父女,却因为一段姐弟恋般的婚姻,走到了陌路。乔松那句"你把妈妈忘了,可我没有",成为了父女俩一生的遗憾。乔冠华走了,带着对女儿的愧疚和思念,长眠地下。 章含之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庭,母亲谈雪卿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而生父的身份却成了一个谜。 章含之的童年并不幸福,母亲把她送给了别人抚养。所幸,章含之遇到了好心的章士刊,这位慈祥的老人收留了她,成了她的养父。 15岁那年,章含之与洪君彦结婚,但这段婚姻并不美满。洪君彦在外面有人,对章含之不好。章含之屡次想要离婚,都被洪君彦拦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章含之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她的遭遇后,当即表示要为她做主。在毛主席的劝告下,章含之终于离开了那段不幸的婚姻。 离婚后的章含之,在外交部工作时与乔冠华相识。尽管乔冠华年长她22岁,但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然而,当他们决定结婚时,却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乔冠华的子女坚决反对父亲再娶,而章含之的朋友也劝她三思。但章含之却无所畏惧,她勇敢地选择了爱情。1973年,章含之和乔冠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73年,乔冠华女儿回到家,发现钥匙被换了,保姆说:想配钥匙,必须经过新主人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1-28 01:05:3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