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15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黄泥河镇,下午三时十五分,一

清风扶柳 2025-01-31 14:34:07

1986年2月15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黄泥河镇,下午三时十五分,一声巨响打破了小镇的宁静——“2·15”森林铁路旅客列车爆炸案,发生了。 1986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在东北,这一天被称作“人日子” ,按习俗全家要吃长寿面,寓意长命百岁、无病无灾。午后3时许,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林业局的202次森林列车,满载着480名归心似箭的林场职工,从团北林场站缓缓启动,朝着黄泥河方向驶去。这趟由运木材小火车改装的列车,仅有4节车厢,平日里搭乘的多是林场职工及其家属,大家彼此熟络,新年的喜庆氛围在车厢里弥漫,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处处洋溢着温馨。 谁也未曾料到,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逼近。当列车行至珠尔多河十里堡大桥时,“轰”的一声巨响骤然打破平静。只见列车前方的第二节车厢瞬间火光冲天,灰蓝色烟雾滚滚升腾,强大的冲击力将第二节车厢冲击得扭曲变形,车壁断裂,车窗、座椅被炸得粉碎,取暖锅炉被炸飞到桥下。第一节和第三节车厢的门窗玻璃也未能幸免,被震得粉碎,铁轨更是严重扭曲。 这场惨烈的爆炸事故,造成了极为惨痛的后果,33人不幸罹难,32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噩耗传出,整个地区沉浸在悲痛之中。公安机关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2·15”案件侦破指挥部,公安部也紧急调派“刑侦八虎”中的乌国庆和高光斗等专家,当晚便奔赴吉林。 爆炸现场一片狼藉,车厢被彻底摧毁,尸块与残骸散落各处,调查难度极大。但在爆炸分析专家高光斗眼中,现场的每一处痕迹都暗藏线索。他仔细勘查炸坑、散落的碎片以及座椅残件的位置,最终精准还原出爆炸位置。按照常理,距离爆炸点最近的人极有可能是凶手,警方最初锁定了位于爆炸中心点“1号位”的女乘客郑丽颖,并围绕其展开关系网调查。然而,随着对尸块的深入还原,诸多疑点逐渐浮现,警方不得不重新梳理线索。 专案组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养路工邱凤国身上。邱凤国是黄泥河林业局的临时工,小学四年级便辍学,之后一直打零工。1983年,他三次报考工人均因文化程度低未被录取,第三次还因找人替考被取消资格。工作中,他每月仅出勤十多天,不安分守己。感情上,他也接连受挫,先是相恋的女青年董某于1986年与他人结婚,给他沉重打击;后来他看好的农村女青年徐某,也因母亲以户口和经济问题为由反对,婚事告吹。长期被家人训斥、看不起,让他自暴自弃,最终产生报复社会的恶念。 经过一系列艰苦的侦查工作,警方在现场发现了贴有邱凤国照片的乘车证,又通过对衣物纤维、现场遗留物的鉴定,以及证人的回忆,确定邱凤国就是制造爆炸的罪魁祸首。原来,案发当天,邱凤国怀揣从林场偷来的炸药和雷管登上列车,本欲炸死前女友及其丈夫,却发现前女友不在车上。在车厢内徘徊时,他竟因迷信“拼骨”,盯上了长相漂亮的郑丽颖,妄图与她在阴间成婚,最终扑向郑丽颖并引爆了炸药。 在零下30℃的恶劣环境下,公安干警们不畏艰难,历经三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在2月18日成功侦破此案。

0 阅读:71
清风扶柳

清风扶柳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