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在孩子里头可不少见,其实鼻炎的发病可不简单,它就像是“双鬼缠身”,既有外邪作祟,又有内因作祟,这才让鼻炎变得难缠起来。 在中医看来,鼻炎的发病可不仅仅是肺、脾、肾虚损那么简单。虽然这些说法没错,但要是只从这个角度去治,那可就治不彻底了! 8岁的小男孩,鼻炎已经折磨了他好几年。一开始,他只是偶尔流鼻涕、打喷嚏,可后来越来越严重,晚上睡觉都喘不过气来,学习成绩也受影响。 妈妈带着他到处看病,有的医生说是过敏性鼻炎,有的说是慢性鼻炎,可吃了好多药,就是没见好。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他的鼻涕清稀,舌苔白腻,脉象细弱。 我问孩子妈妈:“孩子平时是不是特别怕冷,手脚冰凉?” 孩子妈妈点点头:“是呀,他一到冬天,手脚就像冰块一样。”这孩子是肾阳不足,寒湿内阻。 于是,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西砂仁、黄柏、远志、安桂、吴茱萸,还加了点干姜和制附子,温阳祛寒。 一周后来复诊,说:“这药可真管用!孩子现在鼻涕少多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了。” 我听了很高兴,又叮嘱:“孩子肾阳不足,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少吃寒凉的东西,坚持慢慢就能好起来。” 这个小患者,其实就藏着鼻炎的“双鬼”。 第一“鬼”是外邪,也就是风寒湿邪。孩子抵抗力弱,容易受寒,寒邪一钻进鼻腔,就会让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鼻涕就流个不停。 第二“鬼”是内因,也就是孩子的体质。小明肾阳不足,身体就像没了“暖气”,寒湿就容易堆积在鼻腔,让鼻炎反复发作。 鼻炎,得从外邪和内因两方面下手。外邪要祛,内因要调,这样才能标本兼治。我常跟家长说,治鼻炎不能急,得慢慢调理。 就像我给他用的方子里,西砂仁能理气化湿,黄柏清热燥湿,远志能通窍,安桂温阳散寒,吴茱萸祛寒湿。这些药合在一起,既能祛外邪,又能补内虚,效果自然就好。 除了吃药,平时的调理也很关键。孩子要多穿点,别着凉;少吃寒凉的东西,像冰淇淋、冷饮这些,能不吃就不吃。多喝点温水,多吃点温补的食物,比如山药、核桃。要是孩子体质弱,可以适当吃点中药调理,增强抵抗力。
鼻炎在孩子里头可不少见,其实鼻炎的发病可不简单,它就像是“双鬼缠身”,既有外邪作
晓筠聊养护
2025-01-31 21:11:20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