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王家烈与蒋介石之间以及贵州军阀内部存在诸多矛盾,具体如下: 王家烈与蒋介石的矛盾 - 权力争夺:蒋介石企图吞并地方势力,将贵州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王家烈作为贵州军阀,力图保住自己在贵州的军政大权,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蒋介石先是任命吴忠信继王家烈任贵州主席,夺去其行政权力,又以各种手段对王家烈的军队进行分化和控制。 - 军饷问题:蒋介石故意以部队未缩编、未经点验为由不发饷,导致王家烈的部队闹饷,使王家烈在军中的威望受到影响,军队也面临困境,王家烈对此无可奈何,在经济上和对军队的掌控上都受到蒋介石的打压。 - 战略意图分歧:蒋介石希望王家烈的部队全力围剿红军,以实现其消灭红军的目的,同时也可借红军之手削弱王家烈的势力。而王家烈一方面担心与红军作战损失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不想完全听从蒋介石的指挥,使自己沦为蒋介石的棋子,但又不敢公然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处于两难境地。 贵州军阀内部的矛盾 - 王家烈与毛光翔之争:毛光翔曾许诺王家烈为25军副军长,但就任省主席后又恐难以驾驭,便转向扶植犹国材,对副军长一职迟迟不宣布,引起王家烈不满。后来毛光翔还联合其他将领与王家烈对抗,甚至发动内战,企图推翻王家烈。 - 王家烈与犹国材之战:王家烈主黔后,犹国材作为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驻扎安顺,占据贵州西路20余县,一直谋取贵州最高权力。1932年11月,双方爆发内战,犹国材曾一度攻入贵阳,但最终王家烈又夺回贵阳,双方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935年。 - 其他将领与王家烈的矛盾:驻扎遵义的第3师师长蒋在珍、驻扎铜仁的教导师师长车鸣翼、驻扎赤水的侯之担等,各据一方,对王家烈主黔处处作梗,在毛光翔的组织下,联合起来与王家烈对抗,给王家烈的统治带来很大威胁。
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王家烈与蒋介石之间以及贵州军阀内部存在诸多矛盾,具体如下: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2-01 23:48:31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