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4岁的张大千去在日本时遇到了18岁的山田喜美子。在那段岁月里,山田

熹然说历史 2025-02-07 00:08:25

1953年,54岁的张大千去在日本时遇到了18岁的山田喜美子。在那段岁月里,山田既是人体模特,也是枕边人,张大千曾写给她79封书信,都被山田小心翼翼地珍藏下来。后来,这些书信被拍出了2000多万元的的价格。 1952年的某一天,张大千踏上了去往日本的旅程。他刚刚度过了自己 54 岁的生日,在艺术圈已经是赫赫有名。这一次,他受邀前往日本举办画展,展出自己的得意之作。 下了飞机,张大千便前往下榻的酒店。酒店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来照料张大千的起居——这个女孩儿就是山田喜美子。年仅18岁的山田喜美子第一次见到张大千的时候,便被他的才华和气度折服了。 尽管山田喜美子来自于一个传统的日本家庭,但是她对中国文化却有着独特的钟情。她喜欢中国的诗词歌赋,喜欢中国的书画艺术。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张大千这样的艺术大家,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梦想成真。 于是,山田喜美子在照料张大千起居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向他学习。她请教张大千中国书画的技巧,聆听张大千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张大千看着这个聪慧好学的女孩儿,也渐渐地对她产生了好感。 在日本逗留的两个多月里,张大千和山田喜美子朝夕相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开始一同出游、一同品茗、一同创作。54岁的张大千,在18岁的山田喜美子面前,第一次感受到了心动的悸跳。 临别的前夜,张大千写下了第一封情书,塞到了山田喜美子的手中。那是一首充满柔情的小诗,字里行间满是对山田喜美子的爱慕。山田喜美子红着脸,小心翼翼地将这封信收藏了起来,这是她这一生中收到的第一封情书。 张大千回国后,忙碌依旧,但他却忘不了山田喜美子的音容笑貌。他时常给她写信,诉说着对她的思念。每每收到张大千的来信,山田喜美子都会感到无比的欣喜。 张大千和山田喜美子虽然情投意合,但毕竟是异国的恋人。张大千不可能长期居住在日本,每次离开日本的时候,山田喜美子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乡,独自一人生活。只有当张大千再次来到日本,她才会前往陪伴在他的身边。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张大千的妻子徐雯波竟然也知道了这段感情。出乎意料的是,徐雯波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反而默许了他们的恋情。每当张大千夫妇一起到访日本的时候,三个人甚至还会同住在一栋别墅里。 在这样的三人同居生活中,徐雯波会时不时地把张大千"赶"到山田喜美子的房间。她似乎觉得,让张大千去陪伴山田喜美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徐雯波的这种做法,张大千和山田喜美子都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议。 在张大千和山田喜美子的这段感情中,山田喜美子始终保持着一种矜持和理性。她从来不会主动去破坏张大千的家庭,总是谦卑地退居幕后。只有在张大千来到日本的时候,她才会尽心尽力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为他张罗画展的事宜。 1956年,张大千前往欧洲进行一次长途旅行。临行前,他把自己留在东京的几个孩子托付给了山田喜美子,请她帮忙照看。面对张大千的嘱托,山田喜美子欣然应允,把孩子们都接到了自己家里,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的生活。 1957年,张大千远在巴西,思念山田喜美子的情绪越来越浓烈。他专门创作了一幅抚猫图,象征着对山田喜美子的怀念之情。画完之后,他又特意托人把这幅画从巴西带到了东京,送到了山田喜美子的手中。 收到这份跨越重洋的礼物,山田喜美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张大千送给她的众多画作中,她最爱的就是这一幅抚猫图。每次与朋友交谈的时候,她都会把这幅画拿出来,讲述着张大千送画的初衷。 张大千把自己比作画中抚摸猫咪的人,把山田喜美子比作那只温顺的猫。这是他们之间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蕴藏了许多缠绵悱恻的爱意。尽管山田喜美子偶尔会对这种比喻感到不满,但更多的时候,她是心存感激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张大千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患上了糖尿病,眼疾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医生明确表示,不建议他再进行长途飞行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张大千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欧洲,很少再前往日本。 张大千知道,自己与山田喜美子的缘分,恐怕就要走到尽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给山田喜美子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道:"我已经年老体衰,身患重病,恐怕今年不能再来东京了,明年估计也很难来。辜负了你的青春年华,我实在是愧疚万分。" 信的最后,张大千恳请山田喜美子尽快寻找一位好的归宿。他说,如果山田喜美子还念着旧日的情分,不妨去申请一下护照,来巴西与他见上最后一面。只要山田喜美子能拿到护照,他就立刻把往返东京的飞机票寄过去。 然而,当山田喜美子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她终究还是没有动身前往巴西。也许是现实的阻碍太多,也许是不愿意见到病重的张大千,山田喜美子选择了放手。就这样,这封信成为了张大千和山田喜美子最后的通信,十多年的恋情就此划上了句号。

0 阅读:2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