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女子,无意间翻到几年前17万的存单,便询问银行人员什么时候到期,工作

健汉这个好的 2025-02-07 17:07:03

近日,四川一女子,无意间翻到几年前17万的存单,便询问银行人员什么时候到期,工作人员却判定为假存单,女子表示自己从未取过这笔钱,当真相摆在面前时,女子大吃一惊。   正月初三,这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伍女士走进农业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在包里翻到一张金额为17万元的定期存款,便询问工作人员存单到期时间。   可银行工作人员的一番话,瞬间打破了这份平静。 经专业鉴别,伍女士手中的存单被判定为伪造。 这一结果,不仅让伍女士感到震惊和愤怒,也揭开了一场令人痛心的家庭闹剧。   原来伍女士因为工作繁忙,于2023年委托女婿代办了这笔17万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 出于对家人的信任,她将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交给女婿。 而女婿在办妥手续后,又将存单、密码和身份证转交给了伍女士的女儿。   谁能想到,这一信任的举动,却为日后的风波埋下了隐患。 随后伍女士的女儿在母亲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和母亲的身份证,一次次地提前支取存款。   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她甚至伪造了一张假存单,企图蒙混过关。 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先后7次到银行“代取”走了全部17万元存款。   从法律层面来看,女儿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多项法律,伪造金融票证,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 挑战了法律的权威,而未经母亲同意,私自支取存款,更是涉嫌盗窃。 每一次支取,都在法律的边缘游走,将自己推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母亲对女儿的信任,被无情地践踏,曾经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因为这17万元的利益纠葛,变得支离破碎。 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是信任与爱的汇聚地,可如今却因为金钱的诱惑,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矛盾之中。   我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应该坚守法律的底线和亲情的珍贵,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伍女士的女儿,或许在取款的那一刻,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将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的巨大伤害。   如今案件仍在侦查之中,法律的审判结果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亲情与法律面前,任何的侥幸与贪婪,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位网友说在金钱面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枉然,这是人类的致命弱点,谨记啊。     还有位网友说我陪我妈存了30万定期卡密码都知道这是我妈的养老钱,没有想过要她的钱,我也穷啊。   亲情和金钱的碰撞,太让人感慨,你要是伍女士,会怎么处理? 快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觉得有共鸣就点赞、转发,关注我们,更多生活百态等你围观!   参考资料:封面新闻 伪造假存单蒙混过关 女子取走母亲17万元银行存款

0 阅读:1327
健汉这个好的

健汉这个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