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时,汶川地震发生后,下属问老板王永庆:“捐100万,可以吗?”没想到,王永庆却摇摇头,说了一句:“不行!”随后他缓缓地说:“捐一个亿,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要鼎力相助!” 本来,下属还有些觉得王永庆有些无情无义,一听他接下来的这些话,直接被吓了一大跳,虽然公司有钱,但在当时,这一个亿绝对不是一个小目标小数目啊!
他还想劝劝王永庆,但王永庆却没有一点犹豫,“国家现在遇到了困难,我们尽量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一个亿看似很多,而这却只是王永庆的众多次捐款中的一次,根据统计,王永庆一生大概为大陆捐款几十亿,光希望小学就捐献了四千多所。 王永庆出生于台湾省的一个茶农家庭,家境十分不好,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外面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后来,王永庆在一家米店里当学徒,他认识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借钱自己开了一家小店。 当时因为碾米技术落后,所以米店卖的米里都会有很多小石头等杂质,买回去还要自己再认真筛一遍,十分麻烦。
王永庆抓住这一点,每天都认真筛店里的米,尽量让米干净一些,周围顾客也因此都喜欢买他家的米。 王永庆再接再厉,不仅帮忙筛米,还免费给他们送米,临走之前还要把顾客的米缸擦干净。他细致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王永庆凭这个赚了第一桶金。 有了钱之后,王永庆抓住机会,接连开了几家碾米厂和建材公司,赚了一大笔钱,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 20世纪50年代,王永庆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全部压到了塑料产业身上,而当时很多人根本不认为台湾省能发展塑料业。
可是王永庆赌对了,他降低了价格,采用了薄利多销的方式很快打开了整个市场,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公司逐渐成为了世界上的PVC塑料最大生产商,而且也借此控制了塑料产业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化工大鳄。 巅峰时,他的公司甚至占据了整个台湾省GDP的5%! 不过,成为富豪的王永庆并没有贪图享受,他的生活甚至不能用节俭来形容,而是应该用“落魄”,他的一条白毛巾用了二十多年,缝了又缝没舍得换,鞋也穿了好多年。 他的女儿给他买了一条1000多元的领带,为了让父亲接受谎称只卖100多块,王永庆听了之后却说买贵了,说在东南亚40元就能买到一条。 赚了这么多钱,却又一分不花,难道是全部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吗? 不是的,王永庆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
王永庆在大陆修了几千所希望小学,圆了无数孩子的上学梦。 不仅如此,王永庆还用自己父亲的名字设立了长庚医院,但是王永庆从来不从医院里拿走一分钱,医院获得的所有利润都用在了医院的发展上面。 长庚医院不仅曾一度是全亚洲最好的医院,而且也特别人性,如果经济困难,医生会选择先给你治病,等病好之后在慢慢还医疗费。 王永庆虽然是台湾省人,但他一直关心祖国大陆的发展,多次来到大陆投资建设,也因此受到台湾省当局的再三阻挠,但王永庆却对其置之不理,甚至不惜移居到美国以躲避台湾省当局的骚扰,后来,他在东南地区投资数十亿帮助国家建设石油产业。
可惜的是,汶川大地震王永庆捐款后不久,在他去美国公司考察的时候,因突发心肌梗赛而离世,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遵循他的遗愿,将大部分遗产献给了各个公益机构,继续为民生做着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