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军攻占河北一村,郝老太太却主动将日军请入家中,甚至称他们为“救世主”。然而,没多久,日军的炸弹却落在了她丈夫身上,致其身亡。 时值七七事变两周年,北平仍沉浸在日军的阴影中。1939年7月,日军小队前往宛平县的战略要地一文字山举行慰灵祭,纪念在七七事变中阵亡的日本士兵。此祭祀活动全由日本人参与,其中意外地出现了郝老太太的身影。她被当时的媒体称为“七七事变第一汉奸”。 郝老太太的背叛行为在抗战胜利后被曝光,尽管她的影响力与汪精卫等人相比微不足道,但她的所作所为仍然引起了广泛的愤慨。事变发生的第一天,郝老太太便与丈夫积极为日军提供支持,不仅送水做饭,还冒着生命危险为日军运送弹药和抬伤员。日军对此深表感谢,并赢得了她的信任。 更令人震惊的是,郝老太太将自己的一生积蓄和嫁妆金银首饰献给了日军,甚至变卖家产为日军犒劳。她还帮助藏匿逃散的日军士兵,避免其被中国军队追捕。尽管她在物质上对日军的贡献不大,但其行为对抗战精神的伤害却深远。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郝老太太的行为无疑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她生活贫困,与丈夫相依为命,却选择主动为日军提供帮助,远离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反抗行列。在当时,她的行为被认为是“极端”的,甚至成为“汉奸”中的特殊例子。 日军利用郝老太太,试图通过她的行为塑造“中日友好”的假象,甚至在《大东亚战争画报》上宣传她的事迹。1943年,日军崇仁亲王亲自拜访了她,使她成为汉奸中的“明星”。然而,随着抗战胜利,郝老太太的“光环”迅速瓦解,她成为了全民唾弃的对象。 有关她战后的命运鲜有记载,但已知她在新中国成立前孤独终老,背负着“汉奸”的骂名。她的选择至今让人难以理解,成为历史上令人痛心的背叛者之一。
1937年,日军攻占河北一村,郝老太太却主动将日军请入家中,甚至称他们为“救世主
百年战争录
2025-02-09 18:15:59
0
阅读:115
用户10xxx57
国心中无民,民心中无国。只是她的所作所为,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