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在对越自卫战的战场上,马占福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敌军的猛烈扫射,他身中数弹,肠子甚至外露,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持完成任务。即使如此重的伤势,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马占福生于1967年,青海省大通县塔尔镇河州庄村。尽管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他的童年却深刻体验了饥饿的痛苦,这让他后来在军营中对食物的珍惜,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信念。1984年,年仅17岁的马占福报名参军,并迅速加入了解放军第47军第416团。在军营中,他第一次感受到有保障的三餐,每到用餐时,他总能吃下五六个大馒头,战友们对此惊讶不已。但他总是低头继续吃,心里暗自发誓不浪费粮食,并将所有精力投入训练和战斗准备中。
1987年,在“两山轮战”中,马占福所在部队参加了“黑豹行动”,这场发生在云南老山和阴山的战斗被称为“上甘岭战役”,战斗异常惨烈,战斗的结果关系重大。战前,马占福不识字,为了可能的牺牲,他录下了自己反复呼唤母亲的遗言——那26声“娘”字,体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对生命终结的沉重感悟。
1月5日夜晚,马占福和他的突击队开始了长达28小时的潜行行动,任务是夺取越南军队控制的310高地,这片高地对控制周边区域至关重要。队员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前进,不能进食、饮水,甚至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只能就地解决。终于,他们成功到达预定位置。在激烈的战斗中,马占福手持炸药包,熟练地摧毁了多个敌方防御工事。然而,在攻击另一个工事时,他被敌人猛烈的机关枪火力扫射,重伤倒地。尽管剧痛难忍,马占福依然用急救包将肠子塞回腹腔,包扎伤口,继续坚持战斗。
在一次昏迷后,马占福苏醒,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方工事的射击口,完成了关键的爆破任务。最终,尽管伤势严重,他的英勇牺牲为战友们的胜利扫清了道路,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占领了敌方阵地。马占福被追授“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他的遗体安葬在老山战役中的云南烈士陵园。
马占福的牺牲深深印刻在战友们心中。1987年夏,马占福的战友马玉革回到家乡,帮助安置伤残战士。当地方政府为其家庭提供特殊优待时,马玉革郑重拒绝了这些优待。他回忆起战时战友们为了保护他而牺牲的事,深感愧疚,认为自己无法接受任何形式的优待。他通过详细讲述战友们的英勇事迹,最终说服了家人。家人也意识到,尽管生活贫困,他们已获得党和政府的帮助,远比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战友们幸福。
这些牺牲和奉献是和平与正义的基石,马占福与无数英雄的牺牲,成就了今天的安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