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升任军长时,将夫人洪希厚从老家接到身边,没想到一众国军将领在看到洪希厚后,

运赛过去 2025-02-13 19:33:18

张治中升任军长时,将夫人洪希厚从老家接到身边,没想到一众国军将领在看到洪希厚后,纷纷劝张治中离婚再娶出身高贵的名门闺秀。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治中又会怎么做呢? 1948年秋,国民党军队在前线接连失败,经济崩溃的局面愈发严峻,蒋介石依然不肯放弃,他认为自己依旧有一线生机。此时,张治中已在西北担任军政长官,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然而,在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中,张治中是最不愿意继续打内战的,他为了争取和平解决国共矛盾,多次致电蒋介石,试图通过对话避免两军发生冲突,甚至不惧蒋的暴脾气。 毛泽东在新的一年起草的献词中,主题简单直白,几乎只有一个核心:“将革命进行到底”。随着战局的变化,蒋介石终于意识到无法挽回局面,决定下野,李宗仁接替他成为新总统。李宗仁也认为继续战斗已无意义,多次提议进行和平谈判,国内掀起了谈判的呼声,这些动向与张治中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张治中以“没有与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而闻名,心中早已厌倦了战斗。 1949年4月,国民党在军事上已完全处于劣势,不得不再次派张治中带队赴北平进行和谈。此次和谈,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共产党一方,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重庆谈判时那样谨慎。由于南京方面无法接受共产党提出的条件,和谈最终宣告破裂。张治中本应返回南京复命,却在途中被周恩来拦下。周总理告诫他:“你回到南京,国民党的特务是不会放过你的!” 张治中意识到,周总理的用意是希望他留下,继续为新中国工作。因为他在南京的妻儿老小都在,他一时难以做出决定。周总理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提前安排了在南京的地下党员接走了张治中全家,并将他们安全送往北平。张治中对周总理的细心安排感激不已,动情地说道:“恩来先生,你真会留客呀!” 193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刚刚完成北伐统一,这座六朝古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张治中因为在军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升任要职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将妻子洪希厚从老家接到身边。 然而,当洪希厚出现在南京的社交场合时,却引起了一番风波。这位来自安徽农村的妇人,衣着朴素,举止淳朴,与当时南京权贵圈内那些穿金戴银、举止优雅的太太们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时间,不少与张治中交好的将领纷纷向他进言,说他位居高位,更是蒋介石器重的爱将,理应另择门当户对的名门闺秀为妻。有的甚至主动为他介绍名校女学生,希望能为这位前途无量的军长找到一位门面相称的太太。 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军界并不罕见。不少军政要员在步步高升后都会另觅新欢,比如李宗仁就是三妻四妾,陈诚更是抛弃发妻后另娶蒋介石的干女儿。在那个时代,"升官发财死老婆"几乎成了一些人的处世信条。 然而,面对众人的劝说,年仅四十出头的张治中却坚定地予以回绝。他表示洪希厚不仅是他结发之妻,更是他孩子的母亲、家乡的至亲,这样的情分岂能因一时利益而抛弃。 时间回溯到二十多年前。在安徽巢湖洪家疃,张洪两家本是普通的乡邻。按照当地"张洪结亲"的传统,两家在张治中年幼时就订下了娃娃亲。 1924年12月,张治中担任了黄埔军校三期入伍生总队上校总队附,正式成为蒋介石黄埔系的重要将领。初到黄埔军校,他不久便与当时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相识。张治中回忆,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便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周恩来的谈吐、风度和学识令他深感吸引,周恩来的热情也使他倍感亲切。 此后,张治中与黄埔军校内的共产党人如恽代英、高语罕、熊雄等人交往密切。这种与共产党人接触的亲近,导致他在国民党右派中备受排挤。中山舰事件发生时,国民党曾准备逮捕“黄埔四凶”中的张治中,但由于蒋介石担心这会引起军校学生的反抗,最终未付诸实施。 张治中回忆说,那个时期他已经完全同情共产党,并且国民党右派甚至讽刺他为“红色教官”和“红色团长”。邓颖超在《张治中回忆录》序中也特别提到张治中在黄埔军校期间曾努力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那时,张治中甚至曾有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的目标只剩下一件事——彻底清除中共。他无法容忍中共的壮大,准备采取强硬措施。在得知蒋介石的打算后,张治中立刻写信给蒋介石,提出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党问题,但蒋介石此时已对自己的权力膨胀过度,不愿听取张治中的建议,国共内战也因此爆发。 1956年国庆节的晚上,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向周总理汇报时说:“我入党了!”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告诫张一纯:“从我们党内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你们家取得了胜利,但你也不能因此骄傲,要更尊重你的父亲。你父亲当年曾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们考虑到,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更有利于革命事业,因此没有接纳他。”晚年的张治中曾感慨:“在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我有许多过错,却没有太多贡献。我很荣幸能看到人民脱离黑暗走向光明,这也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安慰。”

0 阅读:27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