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雷雨》作者曹禺,出轨一个23岁的女学生,他的清华才女妻子得知此事后,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简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1934年,年仅23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推出了他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这部作品的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因此曹禺也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然而,晚年的曹禺曾在给女儿万方的信中坦言,自己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创作初衷,他写作《雷雨》并不是为了匡正、讽刺或攻击某些事情。他感到自己并不应该用欺骗来展示自己的见解。 曹禺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县,但在很小的时候,他就随父亲和长兄移居天津。他的父亲是一位旧式官僚,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天津的住宅十分宽敞。在曹禺十三四岁时,他进入南开中学,开始走读。每天放学后,他回到家中,整座房子常常寂静无声。 原来父母和哥哥常常通宵吸食鸦片,直到清晨才会入睡,而那时家中其他人也不敢打扰他们。家中的生活氛围让他感到压抑,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曹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天与他们见面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晚上他们才起床,而曹禺则需要准备第二天的功课,很少有机会与他们交谈。 在中学时期,曹禺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十四岁时便加入了南开中学的一个剧团,并且专注于女角的表演。他曾扮演过《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尽管他年纪尚轻,但对戏剧的热情和投入可见一斑。 那是1940年的一个平常午后,阳光透过清华园的梧桐树叶,在书房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郑秀整理书桌时,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从堆叠的书籍中滑落。她本能地想将信件放回原处,却在瞥见信中内容的瞬间怔住了。那是一封方瑞写给曹禺的信,字里行间流露着浓烈的情感。这个发现让郑秀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她只是将信件轻轻放回原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这一刻,将时光拉回到1931年的清华园。那时的曹禺刚进入西洋文学系,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他在图书馆、在文学讲座上频繁遇见郑秀,这位才女不仅出身书香门第,更以其过人的学识在清华园里独树一帜。他们开始了频繁的交谈,从莎士比亚到易卜生,从古希腊戏剧到现代话剧,两人的共同语言远远超出了寻常。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温馨。然而,时光流转,郑秀开始注意到,曹禺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原本固定的晚餐时间变得不再准时。那些曾经热烈的文学讨论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问候和沉默。她在日记中记录下这些细微的变化,却从未向任何人提起。到了1940年,变化愈发明显。曹禺开始频繁提到一个叫方瑞的学生,说她对话剧有独特的见解。 终于在一个平常的晚上,郑秀打破了这个家庭维持已久的沉默。她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激烈争吵,只是平静地告诉曹禺,自己早已知道一切。面对妻子的镇定,曹禺反而显得手足无措。1951年,这段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婚姻终于画上了句号。 杨振声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他恰好在曹禺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插班生之前离开清华,出任青岛大学校长。尽管如此,两人之间依然保持着一种代际师承的关系。冯友兰曾回忆,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和教务长每天早晨都穿着军服,脚蹬马靴,马靴后跟上还挂着马刺。 为了创作出真实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剧本,曹禺曾在三九寒冬中,与两个吸毒的乞丐约好在天桥底下一起练习“数来宝”。然而,约定的乞丐并未出现。曹禺不气馁,决定亲自前往乞丐常去的地方寻找。结果,他遭遇了一名喝醉酒的人,误以为他是稽查队的便衣,愤怒之下给了他一拳,差点失去一只眼睛。 曹禺曾在上海的国立剧专教书,那时他的学生们顽皮且懒散,对功课敷衍了事。看到同学们这种态度,曹禺十分担心,于是他在课堂上严厉地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已经有一只脚插进棺材里了!”这番话让学生们深受震动,开始认真起来,最终他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典礼上,曹禺走上主席台,笑着对学生们说:“一年前,我说你们已经有一只脚插进棺材里了,现在我声明收回,因为你们用成绩证明你们已经抽出来了!”这一番话赢得了台下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1984年5月,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廖光霞老师赴日考察汉语教学。在关西大学,她观看了日本学生演出的《雷雨》。回到上海后,她将这次演出的说明书等资料寄给了曹禺,曹禺写信表示感谢。1985年6月2日,复旦大学举办了剧社成立60周年庆祝会。由于曹禺有外事活动未能出席,他为庆祝会题写了贺词。 1986年春,复旦大学外文系师生用英语排演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事生非》,并将其作为上海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演出剧目之一。在沪参加戏剧节活动的曹禺闻讯后,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当他在谢希德校长的陪同下步入剧场时,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940年,《雷雨》作者曹禺,出轨一个23岁的女学生,他的清华才女妻子得知此事后
运赛过去
2025-02-13 19:33: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