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女子开越野车带家人到北京看望生病父亲,返回途中被一辆大货车追尾,她丈夫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5-02-14 11:36:21

四川绵阳,女子开越野车带家人到北京看望生病父亲,返回途中被一辆大货车追尾,她丈夫和3岁儿子以及保姆,3人全都殒命。交警认定大货车司机全责,一审判大货车司机判3缓5,检察院认为使用法律错误,提起抗诉。

(信源:红星新闻)

郝女士年轻时去成都打拼。

因为相貌和口才都好,她做了婚庆公司的主持人。她为一对对新人做婚庆主持,见证他们的爱情。

期间,她也邂逅了自己的爱情。她和公司同事相爱后结婚。

2020年,儿子出生,为他们小家带来很多欢乐。

为让儿子生活得更好。夫妻俩辞去婚庆公司的工作,开了一家火锅店。

他们花高薪聘请厨师,在食材方面严格选购。把店内环境打造的温馨干净。

因此,生意一开业就很红火。

因公婆远在老家,于是他们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年幼儿子。

夫妻俩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儿子又懂事乖巧。美好在向她招手。

2023年8月,郝女士得知老父亲病重,惊慌之下,开车带全家人去北京。却不料返回途中发生车祸。

那是下午四点,她在高速境内遇到堵车,就慢慢把车停在行车道上。

在她们前方1.5米到2米处,有一辆半挂车。彼时,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家。夫妻俩沉浸在即将到家的喜悦中。

然而就在此时,忽听到砰的一声,后方一辆大货车追尾,她的车子在大货车推力之下,直接撞上前面的大货车。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人猝不及防,车子在巨大的撞击面前严重变形,她惊恐地呼喊,但丈夫,孩子,保姆均不应声。

郝女士大声呼救,有人用工具撬开她车门,并把她丈夫,儿子和保姆送去医院。

遗憾的是,三人均抢救无效。

郝女士悲痛欲绝,她的三口之家,顷刻被毁。包括无辜的保姆。

丈夫还那么年轻,儿子才三岁,还没来得及多看这个世界一眼,就这样没了性命。

车祸发生7天后,她的父亲也因病去世。

短短几日内,郝女士亲人先后离她而去,她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哭得撕心裂肺。

之后,交警队出具了责任认定书,认定大货车司机邓某负全责。郝女士全家无责任。

2023年8月18日,邓某被逮捕。

1、公诉机关认为,事发当日,邓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造成郝女士丈夫儿子和保姆三人死亡,多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邓某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但事后邓某积极自首,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以从轻处罚。

因此,公诉机关建议判处邓某3年7个月有期徒刑。

2、一审法院认为:

《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虽然邓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他积极自首,且陈述犯罪事实,应适当减轻处罚。

而且,根据邓某犯罪性质,以及对社会危害性,可适用缓刑。

综上,一审判决邓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他3年有期徒刑。缓刑5年。

一审法院是2023年12月13日判决的,但郝女士是2024年3月5日才知道法院已经判了。

自己三个亲人都因为这起交通肇事罪而身亡,可对方却判处缓刑,郝女士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因为当初的司法鉴定报告上写着,肇事车辆有近10项不符合国家标准。

而且,肇事车辆造成三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为何只判缓刑?

3、郝女士想不明白,她不能接受这样的判决结果,于是她提起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检察院很快给出答复,一审法院没有公开审理,没有及时送达判决书给郝女士,没有听取被害人家属对认罪认罚从宽的意见。

一审法院程序违法。使用法律错误。判处邓某缓刑不当。

绵阳中院决定提神审,但提审期间,不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对此,有人说:掏个鸟判十年,撞死三个人判三年缓刑,不理解。

也有人认为,郝女士距离大货车距离只有1.5米到2米,如果距离再远一点,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个悲剧?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根据车速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也有人猜测货车司机可能是疲劳驾驶。

不管是大货车还是小轿车,我们都应该谨记交通安全法。不疲劳驾驶,不醉驾,开车时遵守法规。

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0 阅读:7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