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早上120/80、晚上140/90,这算高血压吗?能不能吃降压药?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朋友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一天中的血压在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不一样,比如早上血压很正常(120/80mmHg左右),但到了晚上却升高了(甚至超过140/90mmHg)。那么,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高血压呢?又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一天中血压波动,算不算高血压? 首先,高血压的诊断不能仅仅依据一次或几次的血压测量结果。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 诊室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140/90 mmHg。 家庭血压:连续测量5-7天,所有测量血压读数的平均值≥135/85 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 24小时平均值≥130/80 mmHg; 白天(清醒状态)平均值≥135/85 mmHg; 夜间(睡眠状态)平均值≥120/70 mmHg。 如果满足以上任意一条标准,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为什么血压会时高时低? 血压在一天中出现波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血压会在夜间降低,形成所谓的“勺型”波动。但如果晚上血压升高,可能提示存在“非勺型”或“反勺型”血压波动,这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如何确诊高血压?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有高血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一步明确诊断: 多次到医院诊室测量:在4周内复查至少2次,若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140/90 mmHg,可确诊高血压。 加强家庭血压监测:连续监测5-7天,每天至少记录早、晚两个时间点的血压值。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Hg,也可确诊高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连续24小时监测血压,绘制出血压的昼夜波动曲线。 诊断高血压后,该如何治疗? 确诊高血压后,并不意味着必须马上吃降压药。根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对于“高压”<160mmHg、“低压”<100mmHg且不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患者,可以先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进行治疗。如果经过3个月左右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血压仍未得到改善,那么,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 关于降压药的使用 对于“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的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并指导你在合适的时间点服药,以避免在血压正常时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总之,血压在一天中出现波动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有高血压,建议通过上述三种方式明确诊断。确诊后,无论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是药物治疗,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血压早上120/80、晚上140/90,这算高血压吗?能不能吃降压药? 在日常生
河西有事
2025-02-14 11:37:4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