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话唐诗(105)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司马光《续诗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义互见,意谓由于感时恨别,观花溅泪,听鸟惊心。浑:简直。不胜簪:插不上头簪。抵:值,相当。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败而山河依旧;长安城里人烟稀少,春天来到,草木茂盛。感于国难,花也溅泪;愁恨别离,鸟鸣也惊心。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抵得上万两黄金。用手挠头,白发变得更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赏析:杜甫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头年六月,安史之乱,叛军攻陷长安。八月,诗人在北上灵武途中被俘,押送长安,到次年三月,已逾半载。山河破碎,人烟稀少,使人感时溅泪,听鸟惊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忧国悲己,思念家人的情绪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朴素情感,闻者涕泪,感人至深,成就了这首千古传诵名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有“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称呼。有诗文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史"、"诗圣”,以律诗、古体见长。杜诗具有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的作用,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乔话唐诗(105)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
寒荷趣事
2025-02-19 23:27: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