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美国用来骗中国的”,2024年,美国能源部长直言气候危机就不存在,美

运赛过去 2025-02-21 19:35:04

“全球变暖是美国用来骗中国的”,2024年,美国能源部长直言气候危机就不存在,美国是想让中国在节能减排上费精力和心思,来阻止中国发展,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在上世纪末逐渐被美国提出,随后欧洲各国也纷纷响应,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危机警告。学术界、政界和商界都在不断强化这一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似乎成为了人类的共识,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括限制发展、征收碳税、实施环境关税、推动碳排放交易和减少人口等。各种应对措施似乎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 在这些争论中,中国不仅背负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还被批评为人口众多,给环境带来负担。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甚至表示,愿意通过减少本国人口来为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然而,这些措施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限制发展的政策和环境贸易壁垒使得中国的经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损失金额达到数万亿美元。 然而,尽管经过这么多年,全球变暖的问题似乎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许多看似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今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同的声音。从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来看,人类的出现不过短短几千年,而工业革命也仅持续了几百年。相比地球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人类的活动或许仅仅是瞬间发生的事件,难以改变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规律。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本质可能与人类的工业活动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地球正好进入了一个气候变化的转折期。换句话说,地球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程度,可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全球变暖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4年初,美国能源部长的一番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在一次能源政策研讨会上,这位能源部长公开表示"气候危机根本不存在",并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一表态不仅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更暴露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回顾过去几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表现出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视。然而,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开始将气候问题作为一种政治工具。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累计碳排放量远超其他国家。根据相关研究,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20年,美国的累计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5%左右。然而,美国却试图将减排责任转嫁给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公平性。 美国通过强调气候问题,试图给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作出艰难的取舍。还试图借此维护其传统能源企业的利益,这些企业在美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然而当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将环保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时,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不仅如此,美国的传统能源路线选择,反而使其在新能源技术革命中落后于人。当初设想的"环保压力牌"不仅没有阻碍中国的发展步伐,反而推动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突破,这确实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09年11月17日,俄罗斯的黑客侵入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文件库,盗取了1073封邮件和3000多份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文件,并将其公开在互联网上。十天后,东英吉利大学确认了数据库被盗的事实。在这些公开的文件中,揭示了许多让人震惊的内容。邮件的内容约为100万字,记录了过去13年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的交流。 在一封邮件中,美国气候学家提到,科学界也无法解释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减缓的原因,而另一封邮件提到,自19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几乎停滞。更令人吃惊的是,邮件显示,英美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真实数据做了处理,销毁了那些不支持气候变暖的原始数据,甚至对现存的数据进行了修改。 公开后,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主任琼斯教授因舆论压力辞职,但东英吉利大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仍坚持其结论属实,甚至在外界争议时,英国媒体和BBC关闭了评论区。 记者克里·奥布莱恩曾问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否能与中国在碳减排和碳中和方面合作。奥巴马回应称,如果超过10亿中国人采用与澳大利亚和美国相同的生活模式,全球将面临灾难。奥巴马还表示,如果中国拒绝合作,可能会坚持让发达国家先解决问题,但全球无法让中国继续等待。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如今积极推动“碳中和”,这一举动虽然看似不按常规出牌,实际上却是一种战略突围。在拜登上台后,中美两国专门设立了气候大使,这是两国唯一尚可合作的领域,因此,气候合作成了两国政治上的最后一个联结点,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从中国的能源安全角度看,依赖传统化石能源的模式不可持续。尽管中国拥有俄罗斯的油气管道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仍然无法自给,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60%。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将新能源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目标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确保能源安全,不再受制于他国。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