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文帝杨坚初创,规定每个州每年给朝廷派送三人,这些人参加朝廷的考试,之后为官。底层人民是不会被派送到朝廷的。所以说,隋文帝时期的科举,并没有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僚的垄断。 后来,隋炀帝开创进士科的意义在于,平民百姓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底层百姓可以到朝中为官。隋文帝时期,科举考生来自各州推荐,相比之下,隋炀帝的科举与其有质的不同,有创时代的意义。 只有把底层百姓选拔到上层社会,稀释掉传统贵族垄断的官僚体系,才能慢慢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僚系统的垄断。帝国的权力才能更好的掌控在皇帝手中。 如此好的选拔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到满清都在使用,持续了1300多年。
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在王公贵族的见证下,内务大臣文庆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