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患有糖尿病的人,宁愿在家躺着休息,也别多做这几件事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剧烈运动,比如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等,可能会给糖友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 真实案例:马拉松选手的“血糖危机” 2018年,美国一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马拉松爱好者,为了挑战自我,连续参加了两场长跑比赛。比赛过程中,他全力以赴,但第二场比赛结束后,他突然昏倒在地。幸运的是,他被及时送往医院,经过紧急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这名患者是因为严重的低血糖而昏厥。 为什么会这样?剧烈运动会快速消耗体内的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异常,胰岛素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血糖骤降,引发低血糖休克。此外,高强度运动还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引发酮症酸中毒,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医生建议 糖友可以选择快走、瑜伽、太极、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保持12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但要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以免血糖失控。 2. 盲目吃“无糖”食品:糖友的甜蜜陷阱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超市看到“无糖”食品,就像发现了“福音”一样,毫不犹豫地买回家。然而,“无糖”并不等于“无碳水”!不少“无糖”食品依然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同样会让血糖飙升。 冷知识:代糖真的安全吗? 市面上常见的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甜菊糖等,确实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部分代糖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甚至诱发胰岛素抵抗。据《自然》期刊2022年的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食用代糖,可能会让血糖调节能力变差,甚至加重糖尿病。 医生建议 糖友在选购食品时,不要只看“无糖”标签,而要关注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尽量选择天然食物,如柚子、蓝莓、核桃等,而不是依赖加工食品,以减少血糖波动。 3. 熬夜追剧:“血糖过山车”启动! 熬夜,不只是让你第二天没精神,还可能让血糖大起大落!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干扰体内的生物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 研究证据:睡眠不足如何影响血糖? 哈佛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30%。也就是说,同样吃一碗米饭,熬夜的人比正常作息的人血糖上升得更快、更高!(来源:《糖尿病护理》期刊,2019年) 医生建议 糖友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以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 4. 空腹喝咖啡:早晨的一杯“血糖炸弹” 很多糖友喜欢早晨空腹喝咖啡提神,但你知道吗?咖啡因可能会让你的血糖一夜回到解放前!研究发现,咖啡因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特别是空腹时摄入,影响更明显。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如果喜欢喝咖啡,建议饭后再喝,避免空腹饮用,并控制每天不超过两杯,可以适量加入牛奶,减少对血糖的刺激。 5. 随意停药:血糖管理的大忌! 有些糖友在血糖控制得不错时,就想着“是不是可以不吃药了?”甚至擅自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这无异于“拆掉刹车”,让血糖失控! 真实案例:停止用药的代价 2021年,一位65岁的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良好,擅自停用了二甲双胍和胰岛素。短短两个月后,他的血糖飙升至20mmol/L,最终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进ICU,险些丧命!(来源:《JAMA 内科学》) 医生建议 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即使血糖正常,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调整药物。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都是长期控制血糖的重要工具,不能随意停用! 结语:管理血糖,从细节做起!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的生活方式!剧烈运动、盲目吃“无糖”食品、熬夜、空腹喝咖啡、随意停药,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可能会让血糖失控,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希望每位糖友都能科学管理血糖,避免踩坑,让生活更健康、更长久! 糖尿病管理 血糖控制 健康生活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惑?留言告诉我,你最担心的健康隐患是什么?
“糖尿病是不是没救了?”这是我在门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糖尿病问题也是让...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