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精气“,有哪些含义?
中医里的”精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