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聊历史(97)大唐初立 隋帝国随着杨广被诛杀灰飞烟灭了,旧王朝覆灭,也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即将诞生,李渊父子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 李渊蛰伏隐忍许多年,天下形势未明朗之前,他不会像杨玄感那样贸然动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要把方方面面考虑周全。 杨广南下江都时,把子孙留在了长安和洛阳,任其自生自灭,由此可见他就没打算再回来。北方成了无主之地,形势更加的混乱。 李渊终于等到了他要的机会,他首先安抚好北边的突厥人,防止他们背后玩阴的,又和瓦岗的新大佬李密互通了信息,同是政治高手,两人心照不宣,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各取所需,互不侵犯。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公元617年,李渊父子率领他们的团队在晋阳正式起兵。 古人出兵讲究师出有名,李渊也不例外,他的口号是废黜隋炀帝,尊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皇帝,为反叛披上合法的外衣,既顺应民意,又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了这件外衣,就可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扩充力量,公然造反了。 李渊率大军挥师南下,一路上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这在乱世之中很是难得,此举不仅得到百姓拥护,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义军加入,李渊的进展很顺利,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关中大部分隋朝守军望风而降,李家军兵峰直指西京长安。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李渊付出了很小的代价便攻破了长安城,按照原计划,他拥立了年幼的杨侑为帝,自己做幕后推手,就此,李渊的第一个小目标顺利完成,下一步,就是夺取东都洛阳。 夺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收获的不仅是地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许多人才,比如房玄龄、李靖、屈突通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唐帝国的中流砥柱。 瓦岗的李密就没有李渊那么顺利了,他觊觎东都多年,迟迟打不开局面,洛阳城的顽强抵抗让他很头疼,虽然胜多负少,可就是攻不下来,更让他头疼的是瓦岗内部也发生了变故,无欲无求的翟让虽然让出了头把交椅,但他的小弟们对李密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很不齿,时间一久,李密感受到了威胁,一不做二不休,李密当机立断,设计杀死了翟让,暂时稳定住了局面。 此时,远在江都的杨广走到了人生尽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了杨广及其宗亲,而后率领大军北上,落脚目标也瞄准了洛阳。 负责东进的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洛阳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个烫手山芋,各路人马都对东都虎视眈眈,目前的这点家底还不足以和他们抗衡,李世民果断地选择了退兵,坐山观虎斗,等到时机成熟再下手也不迟。 皇帝死了,隋朝亡了,各地的大小军阀们也不用再装了,纷纷称王称帝,洛阳城内的越王杨侗在王世充等人拥立下登基称帝,连弑君叛逆的宇文化及也在一个小县城当了几天皇帝。 知悉杨广的死讯后,李渊流泪了,是悲伤还是激动,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作为曾经的臣子,作为表兄弟,李渊的心情是复杂的,不管怎样,俱往矣,一个时代结束了,李渊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公元618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五十三岁的李渊接受了杨侑的禅让,在太极殿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并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一个长达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就在此刻拉开了宏伟的序幕。
读《唐史》,聊历史(97)大唐初立 隋帝国随着杨广被诛杀灰飞烟灭了,旧王朝覆灭,
历史庆有餘
2025-04-04 15:33:4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