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比亚迪反超特斯拉,福特CEO预言成真

帅真财经 2024-10-31 20:03:52

上图左手边的这位外国友人,名叫吉姆·法利,福特汽车的CEO。他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发现比亚迪潜力的人。

10年前,马斯克嘲笑比亚迪“没有好产品”,吉姆却警告福特“需要做好与比亚迪竞争的准备”。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吉姆这句话的含金量。

因为,他说出这句话时,福特年销量为580万辆,比亚迪仅有43万辆,连前者的零头都不到,所以,有车评人建议吉姆去医院检查一下脑袋,吐槽“福特有这样的CEO,难怪卖不好”。

吉姆忍辱负重了10年,昨天终于沉冤得雪——比亚迪三季度营收2011亿,比特斯拉高出了200多亿,首次加冕“电车之王”,笑傲全球车企。

有人好奇吉姆是如何练就这一双“火眼金睛”的?

这都要归功于他在丰田的工作经历。

40多年前,丰田悄悄地在“汽车城”底特律,成立了全美第一家分公司,销售进口的丰田汽车。底特律“三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没把丰田放在眼里,认为美国人不会喜欢“皮薄馅大”的日本车。

彼时的底特律有150万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而丰田分公司,仅有500名员工。

21岁的吉姆·法利正是这500名员工之一。

吉姆回忆,当他拿到丰田的offer,高兴地与家人分享时,父母皱了皱眉,参加过二战的叔叔更是痛斥他“给日本人打工,丢美国人的脸”。

吉姆的父亲和叔叔都在通用的工厂上班,活不重,每天八小时,双休,挣到的工资足以令一家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住着带草坪的别墅、有两辆私家车、母亲不用上班,全职在家照顾3名儿女。

父亲缓缓开口说:“吉姆,我给你钱念大学,不是希望你给日本人工作。”

家庭的反对,激起了吉姆的叛逆心,他说:“你们不知道我当时的压力,家里不理解,同学、朋友也在背后嘲笑我,走在街上都感到周围异样的目光,就因为我为丰田工作。”

25年后,吉姆离开丰田加盟了福特,底特律也从“汽车城”变成了“铁锈带”(rust belt),180万市民跑了三分之二。“三巨头”的工厂不是停工,就是卖给了外国车企,丰田则从500人壮大到了35000人,成为全美最畅销的品牌。

叔叔上班的工厂被卖给了丰田,改生产凯美瑞,叔叔被迫提前退休,日本领导给了他30万美元的补偿金。拿到支票的那一刻,叔叔对吉姆说:“时代变了,我们和日本人和好了,现在是朋友了。”

吉姆击败了叔叔,日本车也击败了美国车。

2014年,吉姆作为福特高管第一次造访了比亚迪,他从中国团队身上感受到了丰田团队在“打天下”时的激情。基于此,他断定:比亚迪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才让福特做好与比亚迪竞争的准备。

那么,10年后的今天,福特做好准备了吗?

吉姆表示并没有,中国车企是美国人从未见过的对手,比当年的丰田还要强大。

他算了一笔账:每年全球汽车需求约9000万辆,中国能生产5800万辆,比亚迪还在建设新的工厂,很快,中国一国的汽车产量便能满足全球的需要,“到时福特就不存在了”。

汽车大V觉得他有点危言耸听,反驳说:“中国汽车确实便宜,但他们的品牌很弱,真正懂车的人不会买。”

吉姆摇头: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天天研究汽车,能把变速箱里每一个零件都说清楚的。我在澳洲的姨妈,买的就是比亚迪,她不懂什么品牌,只要看得顺眼、开得顺手、价格合适,就会下单。

你知道,澳洲人喜欢宽大的空间,SUV卖得一直很好,两年前主导澳洲SUV市场的是福特和丰田,今年变成了哈弗,另一家中国车企。悉尼街上25%的汽车变成了中国品牌,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汽车大V感觉不可思议,问:WHY?

吉姆答:你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中国车价格比其他品牌低25%,开起来又省25%,总成本降了50%,这么大的价格优势,足够令大多数人忘掉品牌。

汽车大V追问:那美国汽车怎么办?等中国人来吃掉我们吗?

吉姆坦言:如果沿着现存的新能源技术路线走下去,美国汽车肯定被吞。

中国人掌握了大部分电池专利技术,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原材料、加工还是制造,美国人根本插不上手。福特面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生产的电池能量密度不如中国的高,造出来的电车又大,又笨重。

福特想要翻盘,只有走另一条技术路线,我们正在秘密研发新的生产平台,正如中国人换道超车一样,我们也在“换道”。

当然,这涉及商业机密,吉姆没有做过多解释,转而强调:美国人必须醒醒,看清发展的潮流,做好与中国竞争的准备,别再自大了,以为美国什么都领先,什么都是NO.1。

5个月前,吉姆在上海买了一辆小米SU7,想运回芝加哥,美国海关告诉他:需支付5万美元的关税,比SU7车价还贵。

吉姆自掏腰包,付清了关税,然后每天开着SU7上下班,思考小米一个门外汉为什么能造出比福特还棒的汽车?

据说,苹果的库克知道后,亲自打电话给他询问情况,并暗示,苹果将会重启汽车项目。

吉姆表示赞成,说“如果不想被淘汰,整个美国都该行动起来,学中国那样,举全国之力,参加这场新能源竞赛。”

作者:9527

0 阅读: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