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淞沪会战打到武汉会战,孙立人为何到内战时,却不受重用了?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1-24 14:24: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942年,在缅甸的英国人被日军围困,孙立人带着部队冲锋陷阵,硬是从丛林里“抠”回7000条命,被称为“东方隆美尔”。

然而,这位打赢了抗战的英雄,却在国共内战中被冷落,最后竟沦为“蒋家囚徒”。

孙立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他的辉煌战绩换来的不是荣耀,而是软禁33年?

孙立人的高光时刻:从淞沪到缅北的胜利之路

提到孙立人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两个词:“抗战英雄”和“丛林之狐”。作为中国抗战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的故事可以用“开挂”来形容。

无论是在淞沪会战中血战日军,还是在缅北丛林中打得敌人找不着北,他都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与谋略。

1937年的淞沪会战,孙立人率部队驻守苏州河一带。这是场硬碰硬的对决,日军拼了命地渡河,而孙立人带着部队寸土不让。苏州河边的炮火震天响,硝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可孙立人就站在战壕里,冷静得像个雕塑。

他的部下回忆:“将军总是第一个上前线,但凡能用枪解决的问题,他从不躲。”有一次,日军用浮桥强渡苏州河,孙立人带着几个士兵摸黑去炸桥,结果被敌军发现,一场恶战打下来,他身中13处弹片,硬是没退一步。后来,他被送到香港养伤,三个月后,才勉强恢复行动能力。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1942年的仁安羌救援战。当时,7000多名英军和盟军被日军围困,粮尽弹绝。孙立人得令后,带着新38师一个团,从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

传说他在前线时,指挥的方式非常直接:“把炮火往敌人脑袋上招呼,别省弹药!”两天两夜的激战后,7000多名盟军成功获救。

这一仗,孙立人让日军彻底意识到,“中国军人不是软柿子”。英国人感动得当场给孙立人颁奖,甚至连英缅军总司令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1943年,孙立人率新一军从缅北一路反攻。胡康河谷的战斗中,他用了一招“掩护筑路”。当时,士兵们在修路,日军则在一旁伺机偷袭。

孙立人一边下令部队抵挡,一边指挥筑路工作继续推进。他的战术就是稳扎稳打,硬生生把战线推到了敌人腹地。等路修好后,坦克直接开上去,把日军老巢掀了个底朝天。

在缅北的反攻中,新一军打通了中印公路,击毙日军3万余人。这一系列战绩,让孙立人赢得了“东方隆美尔”的美誉。然而,这位传奇将军的辉煌生涯,却在抗战结束后逐渐走向低谷。

内战中的挣扎:当英雄遇上政治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本应是最被倚重的将领之一。然而,内战时期的他却处处受限,最终被排挤出权力核心。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性格和处事风格。

1946年,蒋介石让孙立人带着新一军北上东北。当时,东北是国共内战的关键战场,孙立人满怀信心地接下了任务。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被架空了。

蒋介石安排黄埔系将领分割新一军的指挥权,甚至直接把孙立人视为临时调派的“外援”。对于孙立人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新一军是他一手打造的精锐部队,现在却被拆得七零八落,打仗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有一次,孙立人在作战会议上提出用“穿插包围”的战术围攻共军主力,可蒋介石手下的将领直接拍桌反驳:“蒋委员长说了,先保住大城市,再谈其他!”

孙立人气得摔了茶杯:“打仗讲究的是攻守转换,这样死守城市,迟早会全军覆没!”

由于在东北的战事不利,孙立人被调往台湾担任“陆军训练司令”。虽然职位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权力已经被蒋经国等人牢牢掌控。

孙立人曾向美国顾问团抱怨:“在抗战时期,我可以指挥几万人,而现在,连几个营的调动都需要层层审批。”这种郁闷可想而知。

台湾的失落岁月:从王牌到囚徒

孙立人随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命运进一步发生逆转。他的才能和声望让蒋氏父子如芒在背,而他的“西化”作风更是让保守派如鲠在喉。

孙立人因为曾留学美国,还深得美军顾问团的欣赏,自然成了蒋氏父子的眼中钉。更何况,孙的个性让蒋经国非常不满。

蒋经国推行“军中政治工作”,要每个军官都服从党的领导,而孙立人却认为,“军人该干的事是打仗,不是搞政治。”这种态度,让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爆发。

1955年,孙立人被控“纵容部下叛乱”,成为“孙立人事件”的主角。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他的亲信郭廷亮被指控为“共谍”。

据说,当时的情治系统对孙立人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先清除他的部下,再以“共谍”罪名逐步剥夺他的权力。

在这场政治清算中,孙立人不仅失去了职务,还被软禁在台中。这种软禁生活长达33年,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监视,连家人探望都需要报批。

有人形容孙立人的晚年:“他的生活圈子只有墙内墙外,墙内是自己的影子,墙外是国防部的耳目。”

1970年代,一名记者通过特殊渠道见到了被软禁的孙立人。那天,他穿着朴素的军便装,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满院的落叶。他对记者说:“我的军人生涯就像这些叶子,春天繁茂,秋天飘零。”

尽管遭受如此不公待遇,孙立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尊严。他每天清晨都会准时起床,整理军容,仿佛还在军营中一样。

直到1988年,随着蒋经国去世,孙立人才结束了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然而,这位曾经的名将已经垂垂老矣。1990年,孙立人去世,临终前,他喃喃自语:“我是冤枉的。”

他的离去,为这段复杂的历史画上了一个遗憾的句号。

孙立人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曾是抗战中的英雄,内战中的局外人,台湾的囚徒。

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战将,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参考资料

孙立人:从“台湾王牌”到蒋介石的囚徒.中安在线.2020-06-30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