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头号悍将王近山,55年为何仅授中将?抗美援朝两场败仗影响大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4-12-10 09:09:11

二野头号悍将王近山,55年为何仅授中将?抗美援朝两场败仗影响大

世人皆知王近山是二野头号悍将,打仗时敢打敢拼,被战友们称为"王疯子"。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以"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的豪言壮语,带领部队创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在1955年开国大授衔时,作为二野的悍将,王近山却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要知道,当时二野的不少纵队司令都成了上将,比如一纵司令杨勇和三纵司令陈锡联等人。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还得从抗美援朝说起。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王近山率领的部队曾遭遇两次重大损失。一次是180师身陷重围,另一次是白马山战役受挫。这两场败仗,到底给王近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又为何会影响到他的军衔授予呢?

一、少年从军:红军悍将"王疯子"的传奇诞生

世人都说王近山打仗如同"疯子"一般悍勇,却不知这位传奇将领的成长之路,走得何其艰辛。

1922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黄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的黄安,土匪横行,军阀割据,百姓苦不堪言。王近山幼年丧母,跟着父亲相依为命。为了活命,他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当长工,饱尝了人间辛酸。

1937年,15岁的王近山听说红军在当地招兵,便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入伍第一天,连长见他个子小,本想将他分到后勤。不料这个瘦小的娃娃一开口就说:"长官,我要打仗!"

新兵训练时,王近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练刺杀时,他总是一招制敌;打靶时,他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能背着二十多斤重的装备,连续行军一整天都不喊累。

1938年初,部队在湖北恩施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一天夜里,王近山所在的排被敌人包围。情急之下,他抱着手榴弹猛冲出去,炸毁了敌人的一挺机枪,为战友们打开了突围的缺口。这一仗,让他在连队里出了名。

然而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春季的一场遭遇战中。当时,王近山遇上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敌军士兵。那人有两米多高,手持大刀向他砍来。王近山不退反进,扑上去与敌人扭打在一起。两人撕打着滚下了悬崖,敌人当场毙命,而王近山的头部被山石划出了深深的伤口。

从那以后,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王疯子"。这个外号不光是因为他打仗拼命,更因为他每次战斗都有惊人之举。有一次,他带着几个战士潜入敌人碉堡,趁敌人不备,端掉了三个火力点。还有一次,他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马队,夺回了被抢走的军用物资。

1940年,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时,王近山已经是28团的团长。一次战斗中,团部被敌人一个旅包围,危急时刻,他一手举着大刀,一手拿着手榴弹,带头冲锋。战士们看到团长这样拼命,也都跟着喊杀冲了上去。这一战,他们不但突出重围,还反包围了敌人,一举歼敌两个营。

在这段时期,王近山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战术:夜袭。他带领部队专挑夜色漆黑的时候出击,神出鬼没,让敌人防不胜防。战士们形容他:"白天是军官,晚上是土匪"。这种战术后来被红军各部广泛采用,成为打击敌人的有效手段。

二、抗日烽火:独当一面的战场英雄

从红军时期的悍将,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主力指挥官,王近山的军事才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被调入八路军129师,开始了与日军正面交锋的战斗生涯。

1938年春,在山西省的神头岭一带,王近山遇到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这支运输队有50多辆大车,装载着大量军需物资。王近山带领部队沿着山路埋伏,等到日军进入伏击圈后,一声令下,打得日军措手不及。这一仗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其中就包括了当时十分稀缺的无线电台。

响堂铺伏击战更是让王近山声名鹊起。这一战中,他采用了"调虎离山"的战术。先派出一小队人马佯装袭击日军据点,引诱日军增援部队出动。等到增援部队进入预设战场,王近山才真正发起总攻。结果一举歼敌一个中队,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七亘村伏击战中,王近山首次尝试了"麻雀战术"。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组,分散隐蔽在村庄周围的高粱地里。日军来袭时,这些小组就像麻雀一样突然飞起,从四面八方对敌人发起进攻。这种战术灵活多变,让日军防不胜防。

1941年的韩略村伏击战,堪称王近山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当时,日军组织了一个"战地观摩团",由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率领,准备到华北地区考察。王近山得到情报后,立即制定了周密的伏击计划。

这次伏击战的特别之处在于王近山采用了"口袋阵"战术。他将主力部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负责正面突击,第二部分从侧翼包抄,第三部分则埋伏在后路,形成一个"口袋"。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三路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将敌人死死困在"口袋"里。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服部直臣率领警卫队想要突围。王近山早已料到这一点,提前在预设突围路线上布置了重火力。服部直臣的突围队伍刚一露面,就遭到了猛烈打击。这位少将旅团长最终倒在了突围的路上,成为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最高级别日军军官。

韩略村伏击战一役,共歼灭日军120余人,其中包括1名少将、2名大佐,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场战斗不仅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更为华北敌后抗战积累了宝贵的战术经验。后来,这场战斗被改编进了电视剧《亮剑》,成为了那部戏中最精彩的战斗场面之一。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王近山不断总结作战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术风格:一是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二是讲究出其不意,三是注重歼灭性打击。这些经验为他后来在解放战争中的辉煌战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解放战争:二野头号悍将的巅峰时期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的军事才能达到了巅峰。作为二野的主力将领,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创造了多个经典战例,其中以大洋湖血战最为人称道。

1947年夏,二野刚从大别山地区转出,就在山东定陶地区遭遇了国民党刘峙部的围攻。其中最棘手的是西路军,由赵锡田的整编第三师组成,这支部队是刘峙的王牌之师,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在军事会议上,刘伯承提出要首先拿下赵锡田的部队。但当时的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敌军不仅兵力占优,还占据了有利地形。会议室里,将领们都沉默不语。就在这时,王近山站了起来,说出了那句令人震撼的豪言:"我们6纵坚决打!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

这句话不是临时起意的表态,而是有充分准备的承诺。原来,王近山早已派出侦察兵,摸清了敌军的部署。他发现赵锡田虽然兵力强大,但防线过于松散,其中59团独立驻守,与主力部队联系不够紧密。

于是,王近山设计了一个"化整为零"的战术。他将部队分成多个小股,让每股部队都携带三天的干粮,分散渗透到敌人后方。等到天黑后,这些分散的部队又迅速集结,对59团发起突然袭击。

这个战术收到了奇效。当晚,6纵主力摸黑接近了59团驻地。王近山下令:"打开喇叭,放军歌!"顿时,嘹亮的军歌声响彻夜空。59团官兵还以为是自己人在演习,等到发现不对劲时,已经被我军包围得水泄不通。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59团虽然腹背受敌,但仍然负隅顽抗。王近山命令部队分三路进攻:一路强攻正面,一路切断退路,一路抢占制高点。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59团主力被全歼。

赵锡田接到59团覆灭的消息后,立即率领部队前来增援。但为时已晚,他的部队在途中遭到了我军的伏击,死伤惨重。赵锡田本人也在混乱中被我军活捉。这一战,不仅打掉了敌军的一个主力团,还活捉了师长,在整个战局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大洋湖战役之后,王近山又开创了多种新战法。比如"蛙跳战术",就是让部队像青蛙跳跃一样,分批次向前推进,既保证了进攻的连续性,又避免了过多伤亡。还有"车轮战术",就是让部队轮番作战,保持持续的压力。这些战术在后来的战役中多次派上用场。

王近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的高度认可。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刘伯承曾说:"王近山打仗有两下子,关键时刻靠得住。"邓小平也称赞他:"这个同志,脑子活,办法多。"

四、两次挫折:抗美援朝时期的重大教训

从解放战争走到抗美援朝,王近山的军事生涯遇到了重大转折。作为志愿军第三兵团的代理司令员,他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这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第一次挫折发生在第五次战役期间。当时,王近山的第三兵团刚刚入朝,就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180师作为兵团预备队,被派往金城以北地区,准备在战役进行时投入战斗。然而,在向预定地点行进的途中,180师遭遇了美军的空中打击。

由于当时的行军部署存在问题,180师的队伍拉得太长,防空工事也没有及时构筑。美军的轰炸机抓住了这个机会,对行进中的部队实施了持续轰炸。更糟糕的是,部队所在的地形十分不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湍急的河流,避战空间极其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180师遭受了重创。统计显示,仅这一次空袭,就造成了7000多人的伤亡。作为直接负责指挥的兵团代理司令员,王近山对这次损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次挫折就是著名的白马山战役。这次战役本应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突袭作战。主攻部队114师提前数周就开始进行专门训练,特别是在夜间潜伏、突然袭击等科目上下了很大功夫。

然而,战役发起前三天,一个意外的变故打乱了所有部署。114师的一名文化教员谷中蛟叛变投敌,将我军即将发起白马山战役的情报透露给了美军。这个情报泄露,让原本期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计划彻底落空。

得知这个消息后,38军军长江拥辉立即提议改变作战计划,建议将战役延后进行。他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敌人已经得知我军的进攻意图,那么必定会加强防御,如果按原计划行动,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但是王近山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既然部队已经准备了这么久,现在改变计划反而会影响士气。在军事会议上,他对江拥辉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你拿这么大一把牛刀杀鸡,还哆嗦?"

最终,白马山战役还是按原计划发起了进攻。结果正如江拥辉所预料的那样,美军早已针对我军的进攻部署了完备的防御工事。我军发起了多次冲锋,都未能突破敌军防线。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七天,我军付出了6700多人的伤亡,却始终未能攻下白马山。

这两次重大损失,给王近山的军事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在三兵团的代理司令员职务也因此无法转正。这两场败仗所暴露出的指挥决策问题,成为了后来影响他军衔授予的重要因素。

五、授衔背后:功过评判与历史启示

1955年秋天,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授衔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军事授衔仪式,共有1600多名开国将帅获得军衔。当时的授衔标准,不仅要看军事才能,更要考察指挥能力和战绩表现。

在这次授衔中,二野的多位将领都获得了上将军衔。一纵司令杨勇、三纵司令陈锡联等人,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都成功跻身上将行列。而作为二野的著名悍将,王近山却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这个结果,与王近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有直接关系。当时的军衔评定委员会,对每位将领的战功都进行了详细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不仅要看胜仗的数量,更要看败仗的原因。

王近山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绩确实十分突出。单是大洋湖血战这一仗,就歼灭了国民党整编第三师的主力,活捉了师长赵锡田。但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两次重大损失,却给他的军事生涯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影响。

180师的损失,暴露出王近山在部队行军部署上的不足。作为兵团代理司令员,他没有充分考虑到美军的空中优势,也没有及时调整部队的行军方式。这个教训,在军衔评定时被重点提出。

白马山战役的失利,则反映出他在重大决策时的固执和武断。当时38军军长江拥辉提出延后战役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但王近山没有认真考虑这个建议,反而用"拿大把牛刀杀鸡还哆嗦"这样的话来讽刺对方,最终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在军衔评定委员会看来,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有过人的勇气,更要有审时度势的智慧。虽然王近山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但在指挥艺术上还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面对现代化战争时,过于强调个人勇猛,而忽视了战场形势的全面判断。

这次授衔,也体现了新中国对军事将领评价体系的严谨性。在评定过程中,不仅要看战功,还要看指挥艺术;不仅要看胜仗,还要看败仗中的表现。这种全面的评价标准,为后来人民军队的干部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授衔仪式结束后,王近山继续在部队担任重要职务。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对战争的执着,但在指挥作战时更加注重全局考虑,更加重视对现代战争特点的研究。这种转变,也为他后来在军事教育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2 阅读:629
评论列表
  • 2024-12-14 16:44

    在抗美援朝中表现出色的将领,评衔时的确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