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习俗#记忆中的苏北大年三十。苏北农村的早晨,通常是被一阵阵鞭炮声唤醒的。

吴其纶 2024-02-09 07:20:54

#年味习俗# 记忆中的苏北大年三十。苏北农村的早晨,通常是被一阵阵鞭炮声唤醒的。这声音,如同旧岁离去时匆匆的脚步,也像是新年到来时的欢腾序曲。这一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庆和忙碌之中,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年的味道。 清晨,家人围坐在桌旁,共进腊汤。这汤,凝聚了豆角干、粉丝、肉丸、豆腐、白菜的精华,伴随着年糕的软糯,是一顿简单而又温馨的早餐。 随后,便是赶集的热闹场面。镇上,超市、店铺、摊位一家挨着一家,货物堆积如山,人潮涌动。那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加入这年终的最后一场采购盛宴。 然而,随着镇上车辆的增多,外出务工人员驾车归乡,集镇的主干道变得拥挤不堪,仿佛一年的思念都在这一天倾泻而出。 中午时分,家的温暖达到顶点。这一餐,是全年最为重要、最为丰盛的一餐。小时候,我总是期待着这一天的团圆饭,那是一顿只有在亲戚的红白喜事中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午餐桌上,菜肴丰盛,但却不能立即动筷。因为,在这之前,我们要进行祭祖的仪式。父亲点燃油灯,摆放米饭、酒杯、酒壶,还有燃烧的纸钱。我们姐弟五人,跟随父亲一起跪拜,然后才可以开始用餐。 午后,家中又忙碌起来,贴春联、挂灯笼。我家的春联,往往是我在除夕前自己书写的,对联也是我的原创。那些对联,承载了我对生活的感悟和期许。 下午,村庄开始弥漫着浓厚的社交气息。人们互相走访,牌局、茶话会此起彼伏。跳财神、唱麒麟、跳花船的艺人,穿梭于各家各户,带来节日的气氛。 而那些跑年(乞讨)的人,也背负着希望,开始他们的年度之旅。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样的艺人越来越少,跑年的人也逐渐消失在村庄的角落。 夜晚降临,家里灯火通明。大人们忙碌着包饺子,孩子们则享受着花生、瓜子、玉米花的甜蜜。春晚的节目,伴随着笑声和掌声,成为了夜晚的主旋律。 大人会在临睡前,将压岁钱分发给孩子们。每个人的床头,都放着几根葱,寓意着新的一年,聪明伶俐;枕头底下的大糕,则是希望来年,步步高升。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村庄再次被鞭炮声包围。这声音,像是新年的序曲,也像是旧岁的挽歌。在这样的夜晚,人们沉浸在烟花爆竹的喧嚣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你们那里的大年三十,有什么习俗?

0 阅读:7
吴其纶

吴其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