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彭老总急匆匆的赶到汉城北岸,却发现五十军已经快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对此情况愣是不吭一声,这场仗打得连部队里的伙夫都拿起了家伙事,跟敌人拼命,曾泽生为什么不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呢? 曾泽生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获得了中将军衔,而这位将军并非是我党的嫡系将领,而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起义投诚加入我党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接受完中央军委思想改造的曾泽生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五十军军长,带领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
1951年1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正式打响,与前三次战役不同,第四次战役美军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兵力,而曾泽深所在的第五十军的任务就是誓死守住汉江防线。
面对重重挑战,曾泽生下定决心发出令人鼓舞的号召:无论如何,必须死守汉江防线十天以上!
汉江之战形势十分严峻,美军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我军构成巨大压力,五十军则遭遇着物资短缺和装备劣势的严重困难。
面对如此困难的情况,曾泽生却没有选择向大部队请求支援,而是选择率领全军拼死抵抗,到最后甚至连吃饭的家伙都拿了出来。
作为一军之长,为什么曾泽生宁可牺牲也不愿向上级请求援助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十军的出身问题。
我们都知道曾泽生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而五十军这支部队的前身和曾泽生一样,都曾隶属于国民党。
曾泽生出身于黄埔军校,本应该成为蒋介石嫡系军官的他,却在毕业后只被授予了一个连长军衔。 出现这种情况说是国民党的错,还不如说是曾泽生自己的“错”。
当时国民党内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各层级的将官总会相互庇护彼此的贪腐行为,而晋升之路大多也只给那些阿谀奉承之人开放。
一向正派的他并不屑与这些阿谀奉承之人为伍,因此无论是在服役期间还是在上学期间,曾泽生从不去与这些奉行官僚主义之人交往,因此他就成为了国民党内那个不合群的人。
他在国民党军队中迟迟得不到重用,心灰意冷的他选择了回到黄埔军校任职,直到北伐战争时才重新出山。
北伐战争期间,曾泽生对于蒋介石还是非常崇拜的,但是随着北伐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却公然发动了反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
这让他对蒋介石彻底失去了信任,选择了退出军界,滇军将领龙云不希望他被埋没,让他加入了滇军之中。
由于滇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遭到了蒋介石的觊觎,因此,他在滇军大部队赴越后趁虚而入,夺取了云南滇军的统治权。
等到曾泽生回来时,军队里的事务他已经插不上嘴了,无奈之下的他只能选择听从蒋介石的命令。
可是在蒋介石眼里,滇军部队就是他收编的一支炮灰部队,部队中愿意跟随他的士兵被他一一调走,留下的只是一些残兵败将,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曾泽生他们被当做了炮灰。
这样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曾泽生,在看到共产党的决心与抱负后,他选择带着这支滇军向共产党投诚,这支部队就是后来的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
为了证明自己和五十军将士们的价值和决心,曾泽生没有选择向上级请求支援,而是带着五十军的战士们与美军在汉江拼死搏斗。
这场战役里,曾泽生身先士卒,亲自冲锋在前,高高扬起手中的手枪,大声呼喝:“为了新中国的尊严,我们一寸河山也不能丢!”
九天九夜,硝烟未散,五十军用两万多名将士的生命,守住了汉江这道防线,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一道阻挡敌人的钢铁长城。
美军见到五十军将士们不要命的战斗,被吓的撤离了汉江。
当彭德怀元帅亲临前线,看到遍地的英勇烈士遗骸时,心中无比悲痛,他质问曾泽生为什么不向中央请求援助,而曾泽生却说这是五十军将士们用鲜血向新中国证明!
三年后,五十军离开朝鲜战场,凯旋而归,他们先后被调遣至四川等地驻防,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等多次保家卫国的战役。
如今他们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了,这些无畏的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铸成了坚固的“长城”,他们的精神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指引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幸运星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