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香港的刘峙,给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发去祝贺复职的电报。蒋介石看到电文,想到徐州损失的五十多万大军,勃然大怒,下令免去刘峙的所有职务。 刘峙这个人可不一般,作为蒋介石的“江西五虎上将”,他在国民党中的地位非常高。
其实刘峙的军事作战能力对比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来说并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却凭借着北伐战争中的两次战役,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一路上升到了国民党高层。
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高级将领,却因为却因为战争的失利被蒋介石撤职,最后只能沦落到去印尼一所小学中教书。
刘峙,1892年出身于江西吉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而在那个吃人的年代,刘峙的童年也是十分曲折。
他的父亲的工作就是为邻村的地主务农,但是由于惹怒了地主,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地主家活活打死了,他的母亲独自一人没能力抚养他,只能选择带着他改嫁。
可是好景不长,母亲改嫁后不久,他的继父就因为急病突然去世,所幸他的母亲被当时驻防在吉安县城的一个清军统领看中,收为了小妾,刘峙的生活才得以改善。
靠着清军统领的家庭背景,刘峙先后到家庭私塾、浦市高等小学堂就读,之后还随着恩师前往日本。
当时的孙中山刚刚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年幼的刘峙看着意气风发的孙先生非常仰慕,但是日本却要求清政府将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遣送回国,因此刘峙仅仅在日本待了一个星期就回到了中国,但是这次经历却为他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回国后的他考入了武昌陆军中学第三期,之后又到河北保定军官学校进修,毕业后就加入了南下的护国军,之后担任滇军第四师第七旅步兵三十八团六连连长。
1922年,孙中山先生决定北伐,刘峙有幸成为了大本营游击第一支队队长,率队进入江西与北洋军作战,所到之处无往而不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黄埔军校建立后,刘峙被推荐为了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正式成为了蒋介石的嫡系军官。
1925年2月,刘峙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当时军队第二团团长王柏龄临阵脱逃,在这种危机的时刻,刘峙接过了团长的职责,带领着部队与洪兆麟战斗,并取得了胜利。
在之后的棉湖之战中,刘峙又先后平定了刘振寰和杨希闵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被老蒋任命为了第一团上校团长。
但是成为了蒋介石的嫡系军官就避免不了做一些泯灭人性的事情,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刘峙又充当了蒋介石的帮凶, 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峙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进驻保定防守平汉线沿线。
但是由于指挥不当,刘峙在与日本侵略者的对抗中连吃败仗,导致良乡、房山等地接连失陷,后来根式直接带兵向南逃窜,放弃了平汉线的驻守阵地,导致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等重地相继失陷。
他的“逃兵”行为在国民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因此他将指挥权交了出去,自己引咎辞职前往开封。
但是作为蒋介石的心腹,他怎么可能就此沉沦呢?
没过多长时间,蒋介石就任命他为重庆担任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
但是新的职位还没坐热乎,他就因为防空洞设置的不合理加上防空警报通告不及时,导致重庆大量群众伤亡,再次被撤职,等到他再次出山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解放战争时期。
此时的刘峙已经五十多岁,经过几年的休养,人也越发的懒散。
1948年,刘峙被蒋介石任命为徐州总司令,将国民党60万大军交给了他。
而国民党军在他的领导下军心涣散,在淮海战役中与解放军对抗时,刘峙仅仅只用了55天,就让国民党军队败下阵来,一怒之下的蒋介石将他彻底弃用,而他本人也逃到了香港。
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后逃亡了台湾,组织了新的国民政府,这时候的刘峙立刻发去贺电,想要向蒋介石讨个职位,就挂掉了自己满脸的胡子,以“刮须明志”的方式向蒋介石表忠心。
但是蒋介石一想到他葬送了国民党的六十万大军,蒋介石就非常愤怒,因此他不仅没有给他新的职务,还将他总统顾问的虚职也撤销了。
眼见复职无望,刘峙只能带着三姨太和四个子女登上了南洋客船,前往新加坡避难。
但树大招风,刘峙一下船就被当地的强盗团伙盯上,被夺去了大半身家,无奈之下的他们只能前往了印度尼西亚,他自己则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刘峙一生,风光过,落魄过,但是因为背离人民导致最后才落了个如此凄惨的下场,也没什么可以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