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临终前几天,他恋恋不舍地拉住一个女人的手,不停地说:“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在这一年伟大的毛主席去世了,他的离开让全国上下的人民都为之动容,也让毛主席身边的人都感到非常的痛心,其中也包括他的子女。 而在他临终之前,也有很多人都想去到中南海探望一番,亲自见到毛主席本人,而其中却有一人,毛主席非常的思念。 此人便是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小名娇娇,也是毛主席众多子女中跟他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小时候的李敏可以说是给毛主席带去了不少的欢笑。 可当李敏进去之后,看到已经被病痛折磨许久的父亲时,也感到非常的心痛,但又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也在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而毛主席在看到是李敏来了之后,还亲昵的叫着她的小名,尽管那时的李敏已经快要四十岁了,但毛主席对她还是依旧非常的疼爱和宠溺。 但同时毛主席一边拉着她的手,一边也向其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为什么不常常来看望他呢,一句话就表现出毛主席也与寻常父母一般,期望着自己的子女能多多的陪在他身边。 可对于这一问题,李敏却不知该如何作答,身为他的女儿怎会不担心自己的父亲,但却因为当时种种政治因素导致她不能前往,于是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而紧接着毛主席便自行转变了话题,开始往李敏身上引,询问她年纪以及其他方面,清楚的记得李敏的出生日期。 强忍虚弱在与之交谈着,后面甚至还打起了手势,比出了一个圈圈,并非常小声的说了一句话,但因为声音太小,李敏根本没有听到父亲想表达的意思。 可当毛主席看到李敏并未接话之后,便没有在继续了,似乎将最后的力气都用完了,不能在继续说话了,开始闭目养神了。 而李敏在看出父亲的疲惫之后,便没有多想就离开了,但殊不知这一面竟是他们父女两之间的最后一面。 等到再有人来通知她的时候,毛主席已经离世了,而那句还未理解话跟手势,也成了他们之间最后的对话。 但后来李敏也几次猜想父亲想表达的意思,但却再也得不到解释了,一直算是她心中所留下的未解之谜。 而自那之后,只要是毛主席的生辰跟一些特殊的日子,李敏便会准时来到纪念堂看议案自己父亲,即便是上了年纪之后,也尽可能的多去几次。 并且在毛主席的教导之下,将自己平民化,从不因为这一身份而去麻烦组织,麻烦子女,尽可能都是自己解决,从不搞任何的特殊。 之后在她自己亲手撰写的有关毛主席的书中,也多次提到跟毛主席之间发生的事情,有的是小时候的经历有的则是成年之后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早早的就告诉她就过普通人的生活便可以。 但其实当初李敏在苏联生活的那段时间,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是毛主席,也就是在1940年李敏被送去贺子珍的身边。 那时候还小的她并不知道父亲这一身份是怎样的存在,去到贺子珍身边之后也很少提及父亲的事情,直到毛岸靑在告知她之后,她才知道那墙上挂着的画像便是自己的父亲。 当时李敏还有些不敢相信,但等真的回国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相信了。 而毛主席也对她的就教育问题非常的重视,严格的要求她不能因为身份而走捷径,那时候刚回国的李敏还对很多的中国字有很多不认识的,毛主席还特意为她寻来了防帖进行练习。 之后在准备工作的时候,毛主席也早早的表示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到最后都是通过实力一步步晋升,而并非是靠着毛主席。 由此其实也能看出毛主席从事的态度,即便是对于自己疼爱的孩子,也是依旧严苛对待,而也正因如此李敏跟毛主席之间才能如此深厚。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临终前几天,他恋恋不舍地拉住一个女人的手,不停地
小历史狐
2024-04-19 16:46:42
1
阅读: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