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荷兰人以侵犯专利为由,将振华港机告上国际法庭,不料,年过花甲的管彤贤轻描淡写一句话,竟让对方哑口无言…… 这个科技迭代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凭一身狂热与执着,书写出堪称传奇的人生篇章。但郑云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 1933年,郑云庆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北方农家。那个年代,知识就是一切,他从小就立下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志向。 1951年,18岁的郑云庆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二批大学生,开启了他的事业征程。 毕业后,郑云庆一直在交通部工作,最终升任水运司副处长。1992年,距退休仅一年之遥,时年59岁的他,本可高枕无忧地享受晚年。 当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国人燃起了"下海"经商的热潮,郑云庆也受到了热血澎湃的鼓舞。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自己的港口机械公司,将中国的重型装备推向世界! 就这样,郑云庆毅然创立了"华振重工"。公司名字"华振"二字,寓意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奋斗。一切机缘就是这样开启了! 可是,振华重工在创业之初就遭遇了重重阻力。 毕竟全球港机领域被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垄断,它们掌控着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大单市场。作为后来者,振华可谓是啃下了一块远比想象中更硬的骨头。 面对强敌环伺,振华唯有发挥价格优势,靠低价切入。 1992年底,他们终于从三菱重工、克虏伯等巨头手中抢下加拿大温哥华港的订单,报价比竞争对手低近三成。 不过郑云庆斗志昂扬。他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也能凭一腔孤勇,从零开端,实现无限大的梦想! 梦想是美好的,但前路还很遥远。 次年,振华又拿下美国迈阿密港4台港机订单,但美方提出了种种苛刻要求。以前的日本三井公司就因未能达成协议,被罚了3000万美元。 面对种种困难,郑云庆毅然决定:自己造船、自己运输! 他找到一艘旧运输轮,并亲自督导对它进行了大改装,使之达到了荷兰特种船的标准。当荷兰人知晓此事后,大为震惊,竟将振华告上了国际法庭,指控侵犯专利。 庭审现场,双方陷入僵持,荷兰律师炮轰不已。就在こ一片嘈杂声中,郑云庆淡然开口:"轿车都有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凭什么我的船就侵权了?" 哑口无言!荷兰人这才意识到,他们那套标准并未真正取得专利。一语戳破谎言,郑云庆赢得了这场攻防战。 从那以后,振华又自行改装了20余艘万吨级特种运输船,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拥有自造、自运重型机械的制造商。 凭借这一创新,他们很快拿下了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项目等一系列大单,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引起了全球行业巨头的关注。 2014年,更是签下了价值22亿美元的超级大单,成为了中国海工装备出口的"第一大单"。 一切的根源,都始于那个59岁时凭一股冲劲下海经营的郑云庆。他还有什么理由止步不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旧金山的圣火传递仪式上,一位国际主持人公然贬低"中国制造都是垃圾"。 这话一出,当时75高龄的郑云庆暴跳如雷,怒火中烧,立即写了公开信狠狠反击,威胁将以诽谤罪起诉对方。 5年后的2013年,奥巴马在美国迈阿密港演讲时,身后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把他亲手挂上的国旗猛地吹落,露出了一个醒目的"振华"商标。 眼见国旗被"中国制造"的标志所取代,奥巴马只能尴尬地停止了关于"美国制造"的演讲。 如今,振华重工已经成为全球港机行业的"航母",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市占率高达90%。可即便垄断全球,他们曾经遭到的猜疑、歧视也从未停止。 2023年3月,《华尔街日报》再度炒作"中国威胁论",将振华重工的普通港机描述成可以执行"秘密任务"的神秘装置。不过,面对如此无理指责,振华人似乎已见惯不怪了。 正是这家曾被质疑的公司,用自主创新的力量书写了一段传奇,为祖国打造了一座港机王国! 有人说,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传奇。 郑云庆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曲气吞山河的创业绝唱。他的故事震撼人心,也必将持续激励后人:永不言退,勇攀高峰,去追逐那闪亮的梦想!
1995年,荷兰人以侵犯专利为由,将振华港机告上国际法庭,不料,年过花甲的管彤贤
小历史狐
2024-04-20 22:18:52
3
阅读:17220
蚂蚁
实业兴邦
民意 回复 04-22 02:37
戏子误国
山雨 回复 04-26 09:02
买办误国
英浩
创立了华振振华两个公司。前后对得眼花缭乱的我只好这么认为。
用户13xxx15
007的好素材,恐怖分子来偷,007追踪并完成任务
九月奇迹
九唔搭八
用户10xxx07
管彤贤、郑云庆?
行路难
这个郑是谁?要写就好好写,不要乱写,起码的人名不要弄错!
mingbairen
太啰嗦
tb459155138
到底是华振还是振华
老农伯
现在的海盗抢劫,换了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