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重在调和阴阳,谨防寒湿伤身。

尔容记笔记 2024-08-23 14:08:35
处暑,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也就是说,从处暑这天起,暑季结束了,真正的秋季开始到来了。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处暑到白露仍然是湿气主令,也是祛湿的最佳时节,养生重在调和阴阳,谨防寒湿伤身。   一、调起居解秋乏,增加睡眠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二、防秋燥多喝水补津液。 防秋燥喝水补津液。中医学认为,秋季是多事之秋,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从立秋到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此时应该多喝水补津液。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以补水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些花或养鱼,不然的话早晚多往地上洒点水,或用湿拖把擦地等。  三、养脾胃祛湿是重点。  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热,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感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四、艾灸祛湿寒补阳气 处暑时节艾灸可以通过艾草受热时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经穴,此时艾灸可以取穴:风池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涌泉穴。  1、风池穴 位置: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左右腿各一。  3、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4、涌泉穴 位置: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左右腿各一穴。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时间为10-20分钟,用艾灸仪灸每穴施灸时间为30-50分钟。

0 阅读:2

评论列表

等于青见

等于青见

2
2024-08-24 13:09

多喝水真的超重要,秋燥不光要防,还得睡好,早上起来整个人都水当当的,神清气爽!

肥西布宜艾利

肥西布宜艾利

2
2024-08-24 10:25

处暑添睡小时,秋燥别忘多喝水,艾灸祛湿,好梦自然来,养生从小细节做起!午觉香甜,晚上睡眠质量更高,一起来试试吧

飒飒

飒飒

1
2024-08-24 18:38

秋天来了,多喝水防秋燥,睡前泡脚加点艾叶,安神助眠,一觉到天亮哦~

阿姨好物studio

阿姨好物studio

1
2024-08-24 09:14

处暑添睡一小时,防秋燥得喝足水,艾灸祛湿也别忘,养生小贴士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