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首度回应享界S9飞坡事件:给钱就好评,不给钱就恶评。有些车评人迅速建立起统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9-02 16:39:51

余承东首度回应享界S9飞坡事件:给钱就好评,不给钱就恶评。有些车评人迅速建立起统一战线,然后汽车舆论战之终战就打响了。其实,这事并非北汽选择硬刚,而是华为骨头硬,不惯他们臭毛病,一句话就撕掉了他们的伪装。 啥事一旦碰上华为,就很容易引爆舆论场,为啥?因为华为以一己之力硬扛美国科技之锤,跟苹果打手机,跟谷歌打手机操作系统,跟微软打PC操作系统,跟特斯拉打自动驾驶,跟高通打芯片…… 木秀于东方,西风必摧之,搞得华为除了胜利,无路可走。他们为啥一定要弄死华为?因为华为是中国最粗的产业资本脊梁,有了华为,谁还会联想? 这几年,各种“华为黑”层出不穷,主要是两套话术:一说华为价格不亲民;二说华为爱国营销卖信仰。其实,只是有一群有信仰的中国人在购买华为而已。但越是狂风骤雨,越见华为风骨,以至于所有针对华为的舆论战都以失败而告终。 8月29日,华为发布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41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3%。虽未具体透露手机业务营收,但从去年8月Mate60 Pro发布后的情况推测,手机业务对华为整体增长应该做出了重要贡献。 魔幻的是Mate60 Pro手机之后,关于华为手机的话题迅速减少,为啥?因为胜负已分。Mate60 Pro之后再无手机之争,汽车就成了攻防重点。 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电车加征100%关税;7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8月,加拿大宣布对中国电车加征100%关税……为啥? 因为汽车产业实在是太重要了,市场之大,产业链之长,就业人数之多,无出其右者。仅制造环节就涉及到钢铁、塑料、橡胶、木材、玻璃、皮革、涂料、纺织、有色金属、燃料和附件等14个以上工业大类。 现在,德国大约有530万汽车工人,占比德国就业总人口14%。日本汽车工人约550万,占比日本就业总人口8.3%。不客气的说,一旦汽车这根工业脊梁断了,西方工业将彻底塌方,英国大骚乱就是他们的未来。 所以,汽车产业是最后的大决战,也是最艰难的一场战役。我们为啥一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因为拿下汽车产业,我们就可以彻底摆脱房地产的牵制。 目前,在产品质量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已领先全球。眼看在供给制造端无法阻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攻势,美西方开始在需求消费端进行强力阻击。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国内车评人就成了西方的舆论先锋。 但也能理解,因为中国车市一直是洋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天下,很多车评人原本就寄生于它们。华为、比亚迪、奇瑞和吉利等企业又都是理工直男思维,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不愁没市场,不稀得去讨好车评人。 握草!如果中国车市变成了以质量定销量,那还要车评人干嘛?所以,在余承东公开炮轰之后,很多车评人就把享界S9飞坡事件视为了最后的舆论决战。 一旦输了此次舆论战,他们就将彻底失去信用力,厂商不会再给他们充值,甚至会耻于与他们为伍,此后将再无车评人。所以,有些车评人迅速组织起统一战线,开启末日疯狂模式。 一直以来,测评界打着“第三方”旗帜,以中立者角色介入厂家与消费者之间,测手机、测电脑、测汽车……试图充当“判决者”。但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很多时候都只能采用品牌PK模式。 一旦采用这种竞比模式,拉踩就会变得很容易,而立场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少数测评人的立场是来自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大多数测评人的立场是来自于资本和厂商,商测一体,主观测评多,真正公正客观的测评少。 其实,国家有很多专业检测部门和机构。比如,汽车由汽车质量监督检验、机动车机械质量监督检验和质量认证等多个部门负责检测。它们会对汽车及其零部件、相关材料等进行测试服务,检测合格才能上市。 所以,自媒测评本身就很尴尬,本质上是对公权力的质疑与挑战。基于此,那就得付出极大的风险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那谁来支付成本?用爱发电吗? 肯定有用爱发电的,但前提是能把自身成本压缩到忽略不计,或者本身就不差钱。而那些需要养团队以及自购车测评的都是商测一体,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有的吃厂家饭,有的吃流量饭。吃厂家饭,就从厂家拿车拿钱,替厂家吹。吃流量饭,要么靠美脸酥胸大长腿,要么搞人设摆大谱,圈粉自蒙。 有些人老嚷嚷,“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那是因为他们年薪几十上百万,随时可以润,压根就“不在乎大国崛起”。他们原本就不是“小民”,只是想代表“小民”而已。 其实,真正的小民在工厂拧螺丝,在大街上见缝插针送快递,连缴纳个税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小民”根本就不需要售价几十万汽车的评测,他们需要的是工作。 2023年,广汽本田在华销售130万台,员工不到2万;2023年,比亚迪在华销售300万台,员工70多万。所以,我们为啥要保卫华为、比亚迪和奇瑞等本土企业?因为只有它们才能扛住每年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