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长征途中,红军试图在黔北建立根据地,但很快又面临着与数倍兵力的国民党

绩效咱得细细谈 2024-09-02 16:46:58

1935年,长征途中,红军试图在黔北建立根据地,但很快又面临着与数倍兵力的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红军首长们在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以张闻天为首的20多人,赞同进攻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坚决反对攻打。毛泽东焦虑万分,红军紧接着还要打更大的硬仗,而最终的目的是保存实力,寻找建立根据地的机会,他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将军赶路、去追小兔,结局会因小失大。   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确定了进攻计划。没想到,在随即发生的鲁班场攻坚战中吃了大亏,使得红军建立黔北根据地的计划功败垂成。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   对当时的红军来说,建立根据地,是战略性的目标,而攻击打鼓新场是一个“捞便宜”的军事行动。行动成功了,是捞了一点好处,但如果失败了,则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把红军推入困难的境地。毛泽东在分析的情况之后,坚持“运动战”的原则,坚持战略目标,放弃“小便宜”的行为,不失为“将军赶路,不追野兔”的最好诠释。

0 阅读:61
绩效咱得细细谈

绩效咱得细细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