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曾出产明星,很多政治,文化,文艺明星出自这里,天津郊区也出过很多明星村庄,70年代的小靳庄,90年代的大邱庄均红极一时。 大邱庄距市区30多公里,当年的繁华虽已退尽,但曾经的北方首富村,如今已成了企业很多,商业发达的富庶乡镇。市区开来的公交车上,仍有外地人提着行李来这里打工。 1992年大邱庄建起了全国第一个村办工业区。那时全村GDP约占全市GDP的11%,达到了四十多亿元,利润五亿多元,村民人均收入也有三千多美元。这些数据在90年代高得吓人。 像大多数改革开放之后发迹的村庄一样,当年大邱庄的村民享受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房子、车子、教育、医疗、水电全免费。那时的村民住宅至今依然很有气派。 大邱庄的兴起与该村原村支书禹作敏有关。禹的故事,说来话长,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总之,他曾因带领一个穷村变成全国首富村而风光无限,但他缔造的乌托邦王国,靠个人权力来维系,说一不二、蛮横霸道的作风与现代社会建设格格不入。这导致了他的垮台,入狱20年,并死于狱中。至今当地一些人依旧对他有几分崇敬和怀念。 今天的大邱庄从小村子变成了拥有七八万人口的镇。当年少部分土著村民专享的福利制度也走向瓦解。不过,由于它发展成一个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小镇,所以依旧被人们所羡慕。 走在大邱庄街道上,店铺林立、商业繁华。城市常见的各种连锁店都能在这里见到。小镇道路纵横,长江路,黄山路和香港街虽然繁华不再,却也依旧熙来攘往。距镇政府不远处的小别墅,是当年大邱庄为村民建的住宅楼,如今仍可以算得上高档住宅楼,镇上还有一个很大的集贸市场,摊位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 大邱庄曾以贫穷而远近闻名,当地有“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的谚语。从一座穷困的小村庄变成八九十年代富甲天下的村庄,用了十来年的时间,但短短几年,又因庄主获罪,村庄再次沉寂,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地兴亡系于一人德才。这样的发展模式必然带有偶然性,甚至带有灾变性。今天,乌托邦式的乡村小王国,变成了靠一套管理规则而正常运作的小城镇,虽然丧失了神奇,却也变得更稳定。其实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有权威、说一不二的庄主,而是一套可以依凭的规则和制度。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给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