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养生要多注意
尔容记笔记
2024-10-09 12:37:56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1.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艾灸时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2.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3.习惯早睡早起。
秋天起居应该是早卧早起,增加睡眠的时间,减少加班过劳的时间。因为秋天属于“阴气长,阳气衰”的季节,早睡就是为了帮助收敛阳气,另外秋季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4.饮食调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少辛多酸,多吃酸的,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能收敛肺气;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也有润肺作用,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进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骨汤等,但切忌进补过量,伤害脾胃。
5.要注意脚的保暖。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意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进入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因此在这一节气艾灸涌泉、足三里、三阴交等下肢穴位可以祛寒通络,保护下身暖和,防止“寒”从脚下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