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也有柔情,随军谋划参与造反的骆宾王,也写过惆怅的女性诗      骆宾王曾随

浩然说文史 2024-10-19 21:30:09

铁汉也有柔情,随军谋划参与造反的骆宾王,也写过惆怅的女性诗      骆宾王曾随军谋划,经历了姚州大捷,更是直接参加了反武则天的战争,这么一位坚韧的铁汉,也能写出柔情似水、感情细腻的闺怨诗。     骆宾王的作品多遗散,今日流传下来的骆宾王的作品,有一种题材就女性弃妇诗,代表作为《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在本诗中,女主是郭氏,男主是卢照邻。原来卢照邻曾在蜀地做官,在蜀地和郭氏两情相悦而结合。但卢照邻离开巴蜀之后,抛弃了郭氏。骆宾王在几年后奉旨入蜀,郭氏搭上了骆宾王的关系,将自己的遭遇和骆宾王诉说。此刻的骆宾王是侠肝义胆,好打不平,于是写成了《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的长诗。 全文三段,第一段用对比的说法,以郭氏的口吻诉说故事,开头交代了卢郭的分离,卢在洛阳,郭在巴蜀,虽然同为春天,但“洛阳桃李应芳春”,而成都“柳叶园花处处新”以此衬托分居两地的二人心境之不同。随后用潘岳的典故,幻想卢照邻这个负心人,自己在洛阳纸醉金迷,逍遥快活;而用卓文君的典故表明郭氏在蜀地的忧伤和坚贞,本段最后用石崇怜绿珠、汉皇宠飞燕的典故,反衬郭氏独守空名和“别后啼痕上竹生”的凄凉。 第二段,用养由基射杀幼猿,母猿啼哭的典故,诉说郭氏痛失和卢照邻的孩子。再用大段文字以时间为线索,随着时间变化,物换星移,来诉说独守空房的孤寂和对卢照邻的思念。 第三段,则连用五个典故,以牛郎织女比喻分离,以汉末被休的王宋唾井故事表明自己有自知之明,以姜太公覆水难收、《上山采蘼芜》和战国莫愁女的典故写明自己已经和卢照邻恩断义绝。 总的来看,这首诗是一封以女性口吻抒发感情的弃妇诗,全诗感情细腻,如果不看作者,你甚至会以为这是温庭筠等专业婉约派所写。这种怨妇诗在铁汉骆宾王,动辄戍边,参加造反,写成千古第一骂文《讨武曌檄》的人设中,也算罕见了。 参考文献 唐卓伶:《骆宾王诗歌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历史冷知识#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