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向】为什么很多车企都在做机器人?
这两天赛力斯要做机器人的消息甚嚣尘上,资本市场对此非常买单。
除去特斯拉作为车企的风向标,有一定的锚定作用之外,其实汽车到机器人本身,就有非常强的转换逻辑。
我们回过头去看2023年初爆发的大模型创业潮,每家公司都在强调自己是某个细分领域的OpenAI,要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
但是,似乎没有一家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绞肉机中跑出来。
因为没有公司能够在某个细分领域真正超越通用领域的大模型。
去年年底有个笑话,当投资人问,你们跟OpenAI 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是: 我们比他们做的差。
这是这个行业的现状。跨领域的知识才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有非常好的表现。
到车企也是这样,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技术互通性,在自动驾驶不断拓宽自己的外延,将VLM 或者VLA 开始准备向车辆上集成的时候。
这意味着,这个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认同驾驶场景需要一个足够认知的大脑才能有很好的驾驶表现。
这个角度,其实就是现在“具身智能”概念。
这是算法或者模型的转换逻辑。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在自动驾驶上的巨量投资,芯片,算力,算法,数据,人才。不论是收费订阅的特斯拉,还是国内陷在价格争斗中的蔚来理想小鹏,都暂时无法收平成本。
而机器人虽然作为另一个领域,至少算力和芯片可以完全复用,算法和数据可以部分复用,人才也可以迁移。转向就变成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还记得小鹏几年前的机器狗吗?沉寂了一段时间,今天的小鹏又会拿出什么来呢?
#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