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了这么多年,有八件事我终于是想明白了 1、哪个孩子能控制好手机,他就能打败

各种陪的汐爸 2024-11-16 10:02:11

陪读了这么多年,有八件事我终于是想明白了 1、哪个孩子能控制好手机,他就能打败身边一多半的孩子。这一条就是很多学困生做不到的事情,当今这个时代诱惑太多了,自制力差的孩子看到手机就像遇到磁铁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磨掉了孩子的斗志。可以说要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现在想想很多时候都是在小学没有更多的陪伴,一味的纵容才有了今天的结果,手机这个事就是当断不断必留后患的,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才是远离手机的好方法。 2、不要相信有些家长说自己家孩子从来不补课就可以学习好的假话。他这样说的目的完全是在迷惑你,毕竟麻痹你就会让他自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一些孩子在考试后都说自己考砸了,而你却说考的还好,可是成绩一出来只有你自己考砸了,这就是所谓的竞争关系,不是孩子们变坏了而是大家都不想在三年以后去给别人当分母。 3、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如果依旧延续小学的那一套学习习惯而还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那等待你的只能成绩断崖式的下降。像小四门如果没有预习和复习,只靠课堂那有限的时间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谁转变的快谁就占得先机,如果你一直没有做出改变,那接下来的三年你都会士气低落,陷入恶性循环的地步。 4、得过且过是很多中等生的共性问题。之所以能成为中等生多数孩子都是抱着糊弄的心态。老师留的作业是不得不写的事情,根本没有意识到作业是检查自己课堂听课效果的最好方式。遇到不会的题就找搜题软件抄答案,面对错题就是直接把答案一抄,表面上糊弄了老师其实糊弄的是自己。反观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对待学习从来都是认真的,即使老师讲出了正确答案,自己也会把解题步骤从头过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会了,真正做到问题不过夜。 5、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对于知识的内化能力,中等生只知道拿来主义,老师教给我什么,我就听什么。岂不知老师教的内容都是面向所有孩子的义务教育内容,你要想比别人更有优势,那就需要格外修炼自己的内功,老师教给你的1.0版本你得把它升级2.0或以上版本才是一名学优生的标配。 6、精神内耗要不得,到了初中有一部分孩子心里真的想好好学,每次大型考试之后都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可是一执行起来不到三天就回到了原点,既想好又不想付出的心态在这三年反复的上演,就像一个矛盾体,还是那句话,你自己要是不痛下决心就是找清北的一对一老师都帮不了你。 7、小学不建议轻易补课,尽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而到了初中当孩子自学遇到瓶颈的时候该补课就得补课,尤其是自己的弱科,没必要纠结,毕竟上高中才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8、不管是初中和小学,主科的优势地位一定要建立起来,尤其是不能偏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一旦发现孩子哪一科比较弱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如果放任不采取措施,即使别的科再好也会因为这一科跟重高无缘了。

0 阅读:563
各种陪的汐爸

各种陪的汐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