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8岁郭德洁嫁给33岁的李宗仁。李宗仁已有妻儿,但初始她并不在意大小

全琮看历史 2024-11-20 22:12:41

1924年,18岁郭德洁嫁给33岁的李宗仁。李宗仁已有妻儿,但初始她并不在意大小名分。可后来为争名分,她竟在婆婆灵堂上,撕扯原配李秀文头发,要抢在前头祭拜。李秀文瞪她:“你放规矩点!”谁料,郭德洁接下来的举动,让人唏嘘。 李宗仁,是一位抗日名将。抗日期间经典的台儿庄战役,就是由他指挥的。他一生共娶有三位夫人。原配李秀文,第二位郭德洁,第三位胡友松。 1911年,20岁的李宗仁迎娶了李四妹。李四妹是农民出身,结婚前她大字不识。但李宗仁并没有嫌弃她,反而努力督促她要读书识字,并为她改名李秀文。 彼时,李宗仁家人口众多,5男3女,全家只有他大哥已结婚成家。一家活计,全靠耕种二十多亩水田和以粜米为生。 而李宗仁结婚时,还在广西陆军小学习武,婚后他便去上学了。只留下李秀文在家伺候一家老小。 李秀文手勤眼快,无论是粗活重活都尽力去做,几年来,深得李家人欢心。 后来,李宗仁从军,两人聚少离多。直到他驻防新会时,才将李秀文接去同住。没多久,李秀文便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李幼邻。 然而,李宗仁频繁调动,根本无暇顾及妻儿,于是当他转移到广西玉林时,便派人将妻儿送回了老家。 谁料,这一分别,两人就渐行渐远了。 1924年,李宗仁驻军广西桂平。在这里他结识了18岁郭德洁。郭德洁原名郭儒仙,正在女子学校念书。两人虽然年龄相差15岁,但却彼此一见钟情。 不久,郭德洁便退掉原有婚约,嫁给了李宗仁。德洁这个名字是李宗仁为她改的。取李宗仁的字:德邻,中的德字。而德邻的邻字李宗仁则给了儿子李幼邻。 从中,可看出李宗仁对她的宠爱非同一般。 李宗仁娶了郭德洁后,便给家中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告知此事。 此时的李秀文,一门心思照顾着孩子李幼邻。作为妻子,当然不愿意看到丈夫卧榻之侧,另有新欢。 于是,她应公婆安排,带着孩子奔赴李宗仁。 然而,到桂平后,李秀文发觉自己已无法走进丈夫的心了。 李宗仁看到妻子到来,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关于娶进新人,他也只是淡淡开口:“外面应酬多,身边需要有人照应。” 从此,李宗仁与李秀文相敬如宾。 刚开始,郭德洁作对李秀文也彬彬有礼。还会陪她一同坐轿子游西山。 可后来,两人一同出现的宴席,别人总把李秀文推为首席,敬酒也必先敬她。自此,郭德洁便故意避开李秀文,有宴会时只要李秀文去赴宴,她就借故不去。 私下里,郭德洁也会讽刺李秀文是“乡下婆”。李秀文为避免不愉快,一般都沉默应对。只是有时候气不过才偶尔还击。 有一次他们一起吃饭时,李宗仁赞叹香粳米饭好吃,李秀文便话里有话说:“这就是我们乡下婆种出来的,没有乡下婆,你们吃不到这样的好米饭。” 看到郭德洁变脸了,李秀文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继续纠缠。 此后,李秀文担心与郭德洁发生更大冲突,会让丈夫难堪,于是她主动提出带孩子去求学,远离了李宗仁。 从此,李宗仁走南闯北,郭德洁紧随左右,里里外外,郭德洁均已李夫人身份自居。 抗战时期,郭德洁还自掏腰包建立了桂林儿童教养院,专门收容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孤儿;并且,还创办了德智中学,解决了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她的举动,深受大家赞美。 可尽管爱情事业双收,她依然放不下名分之争。 1942年,李宗仁的母亲因病去世,按礼,灵堂分设男女两大厅。 祭奠次序李秀文是原配夫人,安排在前面,郭德洁为小妾,安排在李秀文后面。 可郭德洁趾高气扬,非要站在李秀文的前面,还几次用手扯着李秀文头发,李秀文疼痛难耐,用力把她的手挡开,并瞪了她一眼说:“你放规矩点!” 谁料,郭德洁反过来说:李秀文打了她。众人唏嘘不已。 最后,还是大伯出面,将郭德洁安排到了男亲属送葬的队伍,气氛才得以缓和。 闹剧结束后,郭德洁不仅名分没挣着,还换来了李宗仁的冷落。 然而,郭德洁并没有就此打住。 1944年,白崇禧母亲90大寿。同时宴请了李秀文和郭德洁。宴会期间,白府按礼只把李秀文的寿幛挂起,郭德洁怒气冲天当着满座宾客的面,要白府把李秀文的拿下,挂上她的。 李秀文郁闷,直言自己连李夫人的称号都让了,如果连送礼的份儿也要让,那就当我没送吧。她始终告诫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这一次,李宗仁也责怪郭德洁,也不与她联名送礼。 后来,李家移居国外,郭德洁终日患得患失,后来还患了乳腺疾病,但她为了形象,不愿手术,最终身体越来越差。1965年,不到60岁的她便因病去世了。 她死后仅四个月,75岁的李宗仁便另娶了26岁胡友松。婚后三年,李宗仁去世。 而李秀文则身在国外,与儿孙相伴。1973年,才应李宗仁遗愿,回国定居。1992年,于桂林去世,享年102岁。 李秀文晚年回忆,自己始终谨记婆婆教诲:大凡人的器量小了,嫌隙便大了;器量大了,便不会只看到别人的短处了。 她感激郭德洁陪伴丈夫,凡事能忍则忍,不去计较。也许:心胸宽者,常长寿吧。

0 阅读:25
全琮看历史

全琮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