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一天,大夫问钱学森:“100-7=?”钱学森脱口而出93。大夫继续问:“93-7=?”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86。大夫再问:“86-7=?”钱学森顿时脸色大变,大声呵斥! 这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普通日子,年过九旬的钱学森被送进了北京医院。为了更好地治疗,医院特别安排了一个安静的病房。 住院期间,钱学森的情况引起了主治医生的关注。老人话不多,常常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让医生不得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一次老年痴呆症的筛查。 在众多测试方法中,医生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数字减法测试。这种测试方法在医学界被广泛采用,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连续计算能力来判断大脑功能。 测试开始时,医生站在病床旁,拿着记录本问道:"钱先生,请问100减去7等于多少?"钱学森几乎是立刻就给出了答案:"93"。 紧接着医生又问:"那93减去7呢?"这一次钱学森稍微思考了一下才回答:"86"。当医生准备问出第三个问题"86减去7"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钱学森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这位在科学界享有盛誉的老人家,用他所剩不多的力气提高了声音:"你知道你在问谁吗?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这句话让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愣住了。随后,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个反应恰恰证明,钱学森不仅记忆力完好,而且对自我身份认知清晰。 这确实是一次特殊的医学测试。它不仅让医生确认了钱学森的健康状况,更让我们记住了这位始终谦逊的科学家唯一一次自称"大科学家"的时刻。 这个场景后来被医院的工作人员多次提起,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展现的不仅是一位老科学家的幽默时刻,更体现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巨匠即使在晚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思维和敏锐的判断力。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上,钱学森的贡献无可替代。他在火箭技术和航天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为中国赢得了"东方航天大国"的美誉。 1955年,钱学森回到中国后立即投入到国防科技事业中。他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的导弹研制计划,并担任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功研制出了"两弹"。这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核武器和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之一。 1958年那次"手心上的神机妙算",充分展现了钱学森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科学直觉。当时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坠落,仅凭一名解放军战士的目击描述,他就在手心上计算出了大致坠落位置。 这种超凡的计算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源于他在美国求学期间打下的扎实基础。1935年,钱学森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硕士学位,后又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学与数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他发表了大量重要论文。其中最著名的是与其导师卡尔曼共同创立的"卡尔曼-钱学森公式",这个公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程领域。 回国后,钱学森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科研态度。在科研项目中,他特别注重论文署名的公平性,坚持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打破了按职称排序的陈规。 这种注重实际贡献的做法,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年轻科研人员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认可,也激发了他们的研究热情。 钱学森在科学研究上追求卓越,但为人却始终保持谦逊。他经常对年轻科研人员说,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虚假。 在长达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钱学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钱学森来说,七十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医生发现了他的健康问题,这让原本鲜少生病的他不得不开始重视身体状况。 随后的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很顺利,钱学森的身体逐渐恢复。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珍惜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即便到了八十岁,钱学森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热情。虽然行动不便需要依靠轮椅,但他仍坚持每天处理大量的学术信函。 这些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学生和普通读者。每一封信,钱学森都会认真阅读并详细回复,从不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区别。 在信件往来中,钱学森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他的回信字迹工整,论述严密,对科学问题的分析总是深入浅出。 面对众多邀请和荣誉,钱学森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处世方式。他婉拒了大量的颁奖仪式、开幕式和名誉职位,把时间留给了真正重要的科研工作。 这种选择源于他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科学的专注。在他看来,与其在各种场合发表场面话,不如把时间用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上。 到了九十岁以后,钱学森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关注,经常通过书信的方式与科研人员交流探讨。 在他留下的大量书信中,我们能看到一位科学家对祖国科技发展的深切关怀。每一封回信都体现着他对科学严谨的追求和对后辈的谆谆教导。 2009年,98岁的钱学森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勤勉进取、淡泊名利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