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加更多的助

历史有小狼 2024-12-02 20:48:13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加更多的助燃剂,但有一个小伙子突然站起来说:应该减少600kg助燃剂才对,此话一出,全场都在嘲笑他,可钱学森却眼前一亮:好办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航天事业就成为领导层高度重视的战略发展方向。1955年,世界顶级火箭专家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祖国。 在回国之前,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曾劝他:"中国这么落后,你回去难道种苹果吗?"面对这番劝说,钱学森只是平静地回答:"如果祖国需要,我种苹果也不是不可能的。" 回国后的钱学森立即投入到火箭导弹的研发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科研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的仿制工作。 但仿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独立自主研发导弹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首任院长,钱学森带领团队开始了东风二号的自主研发工作。 东风二号的研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波折。在第一次发射试验中,导弹刚刚升空几秒钟就发生爆炸,在戈壁滩上炸出了一个直径近30米的大坑。 这次失败给整个研发团队带来了沉重打击。但在钱学森的带领下,科研人员没有被挫折击倒,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投入到改进工作中。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东风二号终于到了第二次发射的关键时刻。但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戈壁滩的高温天气影响了导弹的射程。 导弹内的推进剂在高温环境下发生了变化,使得导弹无法达到预定的射程。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测量网点的布置,如果发射后导弹达不到预定距离,整个试验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面对这个突发状况,研发团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专家认为应该增加推进剂来解决射程不足的问题,但导弹的储存空间有限,这个方案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在紧张的会议现场,年轻的中尉王永志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建议:从导弹中减少600公斤推进剂。他的这个建议立刻在会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不解和反对。 在大家看来,导弹已经达不到预定射程,再减少推进剂岂不是雪上加霜?但王永志却有他独特的见解和严密的计算依据。 根据他的分析,高温天气会影响推进剂的密度,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特性。通过减少推进剂可以降低导弹的起飞重量,同时也能减少发动机熄火时的无效重量。 这个观点完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以往的计算都是建立在液氧温度恒定不变的基础上,而王永志的方案则考虑到了温度变化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在详细的计算过程中,王永志重点关注了高温条件下推进剂加注的混合比问题。他需要确定在不同温度下,液氧和酒精这两种推进剂的最佳配比。 通过反复推演和验证,他最终得出结论:只要精确泄出600公斤酒精,就能保证导弹达到原定射程。这个计算结果看似违反常理,实则暗合科学道理。 当其他专家还在思考如何增加推进剂时,王永志已经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的方案不仅解决了储存空间的限制,还能确保导弹性能的稳定发挥。 王永志的这个建议虽然在会议现场遭到了质疑,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决定直接向钱学森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 在与钱学森的交谈中,王永志详细解释了高温对推进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少推进剂后对导弹整体性能的改善作用。他用严密的科学论据支撑着自己看似大胆的想法。 钱学森认真听完王永志的报告后,立即认识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他随即召集东风二号的总设计师,明确表示要按照王永志的建议执行。 事实证明钱学森的判断是正确的。1964年6月29日,按照王永志的方案实施后,东风二号成功完成了发射试验,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发导弹的重大突破。 在随后的岁月里,王永志逐渐成长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专家。他先后担任了两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成功完成了从液体推进剂到固体推进剂的技术跨越。 1992年,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需要选择总设计师时,钱学森再次举荐了王永志。 在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期间,王永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们用7年时间默默奋斗,最终在1999年实现了"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 王永志后来回忆说,钱学森等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让他受益终身。他们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科学家继续前进。 从东风二号到神舟飞船,从第一代到第二代航天人,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这种薪火相传中不断发展壮大。 现如今的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向世界前列。"天宫"空间站遨游太空,神舟飞船接连升空。

0 阅读: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