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北大的李教授像往常一样外出。路过街边时,偶然瞧见一女子在售卖

小娅说知识 2024-11-25 16:17:06

1952 年的一天,北大的李教授像往常一样外出。路过街边时,偶然瞧见一女子在售卖字画。他好奇上前,随手拿起一幅展开,瞬间脸色大变,竟是成吉思汗画像真迹!要知道这意义非凡,可那女子不知其价值,李教授仅花 3 块钱便买下了…… 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在街角支起了一个小摊。几幅泛黄的字画被简单地挂在木棍上,她低着头,似乎对自己的货品并不太了解。而就在这时,一位背着手、穿着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是北大考古系教授史树青。 史树青从不只是教书育人,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捡漏。他常年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和旧货市场中流连,总能以独到的眼光从一堆看似普通的物品中发现宝贝。但他绝没想到,这一次的随意驻足会让他发现一件旷世奇珍。 当他随手翻开一幅画卷时,画中人物瞬间让他脸色大变。这是一位头戴白貂皮帽、身穿白色毛绒衫的老人,面容慈祥却威严,目光深邃而不怒自威。他心中一震——这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画像! 成吉思汗一生没有留下画像,他的“四不”遗嘱明确禁止画像、立碑等任何纪念形式。史书记载的成吉思汗形象都是传说,而这幅画风、气韵无一不散发出元代特有的风格,显然非凡品。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鉴定专家,史树青隐隐意识到,这或许是忽必烈为纪念祖父而命人所绘的传世孤品。 为了确认自己的猜测,他装作无意问起:“大姐,这幅画有什么来历吗?”摊主名叫崔月荣,她说道,这幅画是她公公陈宦的遗物。陈宦曾是四川督军,与蒙古贡王私交甚密,这幅画就是贡王赠送的。后来分家产时,这幅画落到她家,但因经济困难,不得已拿来出售。 史树青问价时,崔月荣只是说:“只要能换些粮食就行,三块钱够不够?”当时的物价,大米一斤一毛九,三块钱足够买十几斤粮食。然而,一幅元代的国宝级画像,仅用三块钱就能成交,这让史树青既惊讶又感慨。 他立刻掏出三块钱,将画小心翼翼地卷起带回了家。但他知道,这幅画的价值远远不止三块钱。数日后,他将这幅画像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并请求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们集体鉴定后发现,这幅画确实是忽必烈时期的作品,是成吉思汗画像真迹!作为世界上最早、最接近成吉思汗真实面貌的画像,它填补了元代历史研究的空白,也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这一传奇的发现,并非史树青的第一次“捡漏”。他早年在琉璃厂逛古玩店时,就用两毛钱买到了爱国诗人丘逢甲的画作。几十年的文物鉴定经验,让他成为中国古玩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眼光和智慧,不仅是个人的天赋,更是年复一年的实践与积累。 多年后,史树青在国家博物馆门口,偶然遇到一位河北农民。这位农民拿着一块腰牌准备出售,却被认为是假货拒绝收购。史树青细细观察后,发现腰牌上的铭文竟是成吉思汗颁布圣旨的信物!最终,这块成吉思汗圣旨金牌被收入国家馆藏,与成吉思汗画像一同成为镇馆之宝。 有人说,史树青的一生充满了奇迹,从爱国诗人的画到成吉思汗的画像,再到圣旨金牌,他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历史遗珍。 但这背后更是一种坚持,他不仅善于观察,更热爱学习。在北师大附中时,他就常逛琉璃厂,听古玩店老板讲文物故事。这些看似琐碎的经历,构成了他非凡的鉴赏力。 捡漏,不仅需要过人的眼力,更需要对历史的热爱与责任感。在史树青眼中,文物不是商品,而是国家的财富。即便面对别人无法理解的宝物,他从未轻言放弃,而是用自己的专业与执着,守护了这些文化遗产。 1952年的那个秋日,或许崔月荣并不明白,这三块钱背后的画像,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厚重。而今天,我们却能从博物馆的展柜前,看到那位骑马征战、统一草原的成吉思汗的身影,感受到蒙古帝国曾经的辉煌。 正是这样的点滴瞬间,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下去。而史树青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的国宝总是沉寂于时间深处,只等待一双慧眼去发现、守护。

0 阅读:87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