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夏天,我还是研一在读,第一次到烟台参加一个学术讲习班,第一次看到大海,

惹不得哦大爷 2024-11-26 20:38:31

1982年夏天,我还是研一在读,第一次到烟台参加一个学术讲习班,第一次看到大海,并被海滨风光所迷醉。 讲习班在南通路上的烟台北海宾馆。当时,像烟台这样的海滨城市,很多还没有从战备状态中解放出来,虽然建了不少度假或开会的宾馆,但和山东的其他内陆城市如淄博,泰安,枣庄等相比,城市建设显得很简陋,到处都是老式平房和五六层的楼房,只有南大街新建了一座高层建筑,叫劳动大厦,共有18层,是当时烟台的顶级建筑。整个城区只有二十来万人口,虽然号称有十八条大小街道,其实,真正算得上大街的,只有三条:南大街(当时叫跃进路),北大街,环山路。不过有一点给人印象很深,就是街道看起来干净整洁,楼房大多是淡黄色,在阳光下很耀眼。 那时的烟台火车站是一座很矮小的建筑,站前广场上杨柳依依。公交车站就在那里。当时整个城市只有9条公交线,9路车从烟台火车站开往九公里外的黄务镇,沿途都是田野和果园。当时,这座城市只有一所军队本科院校,叫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而烟台师专还没有改名为烟台师院,(如今叫鲁东大学),当地人就叫它“师专”,位于距市区仅三四公里的村庄世回尧,校长宋萧平是一位作家,他培养的学生张炜,矫健,青出于蓝,已开始崭露头角。 那时烟台还没有开放,后来曾一度繁盛的海防营市场也还没有修建,城区除了百货大楼、友谊商店和一些零星的网点,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商业,街道上有一些卖冰棍的老太太,操着烟台话不时的喊一声“冰棍儿”。木制保温箱里的冰棍硬邦邦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的牛奶冰棍,一种是颜色深一些的豆沙冰棍。买冰棍时,老太太会问一声:“勃的荷的(白的黑的)?”走在小街上,就像渔村一样安静。 也有看起来很洋气的地方。主要在烟台山下,那里曾是烟台开埠后外国人的居留地,全是欧式街区,那附近有两条街,一条叫朝阳街,一条叫海岸街,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式小洋楼,只是略显破败。很像在老画报或者旧影视中看到的哈瓦那。而周围的大海,更让这些欧式旧街区有一种异国情调。 当时烟台的宾馆、酒店、国营百货商店都喜欢挑选美貌女孩做营业员或服务员,所以能见到不少漂亮女孩。这给外地人一个很强的印象,就是烟台美女多。有一些看起来就像影星一样。后来一个家在烟台的朋友,告诉我,这是胶东窗口行业挑选服务员的规矩所造就的印象。 所以,那时的烟台城市建设虽然一般,但干净,整洁,清爽,更重要的是有大海,也有美女,所以,给去过烟台的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就有好几个参会的朋友怂恿我毕业后到这里来工作。 1984年,在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中国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烟台名列其间,这更强化了它当时的吸引力。那年年末,我研究生即将毕业,当时研究生属于稀有动物,挑单位很容易,但我对大城市拥挤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都有些畏惧,就决定到烟台去工作。于是第2年3月,我就来到了烟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