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陈新民,成功卧底百余次,被毒贩悬赏200万要他的人头,他的家人遭到了毒贩

绮南爱历史 2024-12-06 21:18:19

缉毒警察陈新民,成功卧底百余次,被毒贩悬赏200万要他的人头,他的家人遭到了毒贩最恶毒的报复。 要说陈新民为何会选择这条九死一生的职业,还得从1982年说起。 他刚加入云南省公安禁毒队时,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警察。当时毒品泛滥成灾,边境线成了毒贩的“黄金走廊”。 为了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云南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禁毒队伍,而陈新民就是第一批成员。 从那时起,陈新民的人生就和毒品较上了劲。他不仅刻苦钻研,还主动参与最危险的卧底任务。 他深知,毒品的危害不仅是让人上瘾,更是摧毁家庭和社会秩序。 他在缉毒队的早期工作主要是侦查贩毒网络,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成为卧底行动的核心人物。 为了深入毒贩内部,他要学会伪装自己。有时候是“毒品大佬”,有时候是“货源中介”,每一个角色都要演得像模像样。 他曾说:“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这两样东西很重要。” 为了卧底,他不仅练就了一副“钢铁神经”,还熟练掌握了多种方言,用以骗过那些疑心重的毒贩。 1989年,云南保山,陈新民化装成一名与毒贩交易的四川大老板,和四个毒贩接头。 周围阴冷的空气中透着一丝杀气,毒贩们眼神里透着防备,手枪在腰间若隐若现。陈新民虽表面淡定,心里却绷紧了弦。 正验货的时候,一个毒贩忽然起了疑心,把枪直接顶上了陈新民的脑门。 当时距离枪响只剩一根扳机的距离。 可陈新民始终保持镇定,他灵机一动,用四川话破口骂道:“你到底是来做生意的,还是来抢人的?”语气强硬得像真老板,他也必须让对方相信他就是真老板。 他随即提议:“公平交易,你把枪交给我,我把子弹和弹夹交给你,交易完了还你!” 毒贩竟然一时被唬住,真的放下了枪。陈新民迅速退下子弹,顺利缴获了枪支。 等支援部队赶到,四名毒贩被一网打尽,缴获毒品20公斤。 那一天,陈新民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命,还成功完成了任务。可谁又能想到,这只是他百余次卧底行动中的冰山一角。 陈新民的卧底经历堪称一部现实版的《无间道》。 1992年,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警”,这也是全国第一次,在第一线执行任务的缉毒警察接受公开的表彰。 他的面孔被全国人民所知道的同时,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多个贩毒团伙的“黑名单”,甚至一度被悬赏200万元买他的人头。 有一次,他假扮成从缅甸来的“上家”,和毒贩交易海洛因。 正准备交货时,对方突然认出了他。这时候他正在洗手间,听见外面有人有问陈新民的线人:“这个人怎么这么眼熟?” 陈新民的线人反应很快,立马说道:“他是我大哥,刚从缅甸那儿过来。” 陈新民灵机一动,从洗手间出去后就先发制人:“哟,我看你怎么这么眼熟,你是不是常跑缅甸?” 一句话把毒贩的疑心打散了。他趁机把毒贩引入伏击圈,最终将毒品和嫌疑人一并拿下。 因为一次次成功破案,陈新民成了毒贩的眼中钉。 为了报复他,毒贩甚至引诱他刚上初一的外甥染上毒瘾。 陈新民对此深感内疚,却无能为力。他的家人长期生活在毒贩的威胁中,不得不选择低调生活。 陈新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所在的缉毒队累计破获毒品案件330起,缴获大量毒品和武器,以及赃款,抓获毒犯634人。 陈新民的事迹告诉我们,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宁。致敬陈新民,也致敬所有缉毒警察! 参考信源:陈新民:我的一百次卧底缉毒 央视国际 2007-06-25

0 阅读:149
绮南爱历史

绮南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