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2006年或者07年,我第一次去内蒙,是到乌兰察布讲课。当时正是元宵节期间,

惹不得哦大爷 2024-12-10 19:26:58

约在2006年或者07年,我第一次去内蒙,是到乌兰察布讲课。当时正是元宵节期间,住在盟宾馆。印象最深的,就是阳光灿烂,冷入骨髓。零下25度的气温,穿着羽绒服,到广场上走一圈,头也冻疼了,阳光都挡不住的冻。另一个印象是,元宵节的晚上,集宁(乌兰察布的首府)街头沿路都堆满了煤垛,晚上很多人就在寒冷中围着煤垛烧起了大火,边烤火边玩乐,据说那是元宵节的一种庆祝方式。看起来非常有特点。还有一个印象,返回天津的时候,一个从集宁上车、和我同住卧铺隔间年轻人,准备在前面一站下车,当他从卧铺上下来,穿靴子的时候,我看见他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藏进了靴子里,然后把靴子的拉链拉上。 第二次到内蒙,是在10月份去呼伦贝尔旅游。刚到的那天,天气还很正常,到了下午,气温就下降到零度,从华北的秋天一下就进入了东北的初冬,街头很多人都穿起了羽绒服。在呼伦贝尔,我很惊讶的发现,这里的口音,和我去过的乌兰察布口音大不一样,乌兰察布的口音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巴彦淖尔等地方一样,听起来很像山西话,但呼伦贝尔这么大一片地方,从海拉尔到满洲里,口音都像东北话。另一个印象是,从呼伦贝尔到兴安盟,给人的感觉是俄化色彩非常浓,看起来比内蒙的中西部更有异域色彩,或者说更洋气。从满洲里、海拉尔、扎赉诺尔、到阿尔山都是如此。不说恩和的俄罗斯民族乡,就连蒙兀室韦这样的小镇,也比对岸俄国村庄更像俄国。

0 阅读:0
惹不得哦大爷

惹不得哦大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