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有一天,大夫问钱学森:“100-7=?”钱学森脱口而出93。大夫继续问

疾冰预防说 2024-12-20 18:33:28

20年前的有一天,大夫问钱学森:“100-7=?”钱学森脱口而出93。大夫继续问:“93-7=?”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86。大夫再问:“86-7=?”钱学森顿时脸色变了,大声呵斥! 2002年,北京301医院的一间病房里,98岁的钱学森正在接受一次例行检查。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指点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而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 他的身体渐渐衰弱,家人和医生都对他的健康状况格外关心,尤其是他的认知能力是否仍然清晰。 这一天,医生决定通过一项简单的测试来评估钱学森的思维状况,医生问道:“100减7是多少?” 钱学森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93。”医生点头示意,接着问:“93减7呢?” 这一次,钱学森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86。”医生继续追问:“那么86再减7呢?” 这一连串的简单问题,钱学森逐渐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 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直视医生,眉头微蹙,语气陡然提高:“你知道你在问谁吗?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这一声呵斥,让在场的医生和家人一时间愣住了,但很快又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钱学森的反应,正是一个健康而清醒的头脑所具有的敏锐特质,他不仅敏感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意义,还以强烈的自尊捍卫了自己的价值。 这位老人,曾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力量奠定了基石,即便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头脑和对自我身份的深刻认知。 他从不允许自己被轻视,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低估”,这不仅源自他的个人成就,更与他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息息相关。 钱学森是一个严谨到极致的人,他的医生赵聚春回忆,在为他开药时,钱学森总会附上一张清单,列出所需药品的详细名称,还会附上药品的外包装。 他甚至会仔细询问新药的成分是否与原来的配方一致。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细致入微的大科学家,他的晚年也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1980年代初,钱学森就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尽管手术成功,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身体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 双侧股骨头坏死让他不得不依赖轮椅行动,而腰椎骨折也让他在晚年不得不长时间卧床。 但无论身体如何虚弱,钱学森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注。 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阅读报纸,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动态,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从航天科技到哲学、历史,无一不涉猎。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深刻的思维方式,让他对“100减7”这一简单问题感到格外敏感。 对于他而言,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仿佛在试探他的智力与尊严。 但这并不意味着钱学森对任何事都表现出这样的强硬态度,事实上,在他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柔和和细腻的一面。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中;而作为一名丈夫,他与妻子蒋英之间的深厚感情更是令人动容。 晚年时,蒋英也因健康问题频繁住院,钱学森每次住院都会第一时间关心妻子的状况,而蒋英也总是问起钱学森的身体状况。 他们的感情深厚,但方式却不落俗套——两人在医院聊天时,由于听力衰退,往往“各说各话”,但却聊得津津有味。 不仅如此,钱学森晚年还特别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并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 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教育界反思的焦点,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功利性,忽略了学生创造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他强调,科学家需要具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多元化的教育背景。 这种多元化教育的理念,与钱学森自己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的父亲钱均夫在他年少时,不仅让他学习理科知识,还让他练习绘画、书法和乐器。 这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得钱学森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拥有了独特的视角,他深刻体会到,创新的核心在于联想,而联想的来源正是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而钱学森晚年也曾因研究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而引发争议,他曾支持成立“507所”,试图用科学方法探究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 尽管他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一领域因缺乏严谨的研究方法,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甚至一度被解读为“迷信”。 但在钱学森看来,科学的探索本就需要包容失败,未知的领域值得认真对待,而非一味否定。 1955年,他克服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当时,美国将他视为“战略资源”,甚至声称“宁可杀死他,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钱学森依然决心回到中国,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奉献一生。 正是他的归国,加速了中国导弹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也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晚年的钱学森虽饱受病痛折磨,但他的精神却始终充满力量,那一次在医院的“100减7”测试,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却生动地展现了他一生的智慧、自信和尊严。 他的一生,是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也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0 阅读:1471
评论列表
  • 2024-12-25 19:08

    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