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延安,毛主席去食堂时,一个人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

绮南爱历史 2024-12-24 21:06:25

1940年9月,延安,毛主席去食堂时,一个人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之际,警卫员蒋泽民用右臂硬生生挡住袭击,随后制服刺客。痛得他满头大汗,却始终默默守护主席,直到宴会结束无人察觉。   1940年9月的延安,空气中带着微凉的土腥味。清晨,毛主席从窑洞走出来,迈着从容的步伐向大边沟青年食堂走去。 这一天,他要在这里与国民党绥德副专员会面。 沿路的群众听说主席要来,早早聚集在食堂周围,簇拥着迎接。 毛主席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向拥来的群众频频招手。他身后跟着的,是眼神犀利、步伐稳健的保卫参谋蒋泽民。 人群熙熙攘攘,场面颇为热闹。然而,蒋泽民却在热烈的氛围中感到一丝异样。 他的目光落在一名中年男子身上——此人低着头,神色冷峻,手中握着一根柳木棒,脚步却比旁人更快一步,径直向主席靠近。 就在毛主席即将进入食堂的一刹那,这名男子突然高高举起木棒,对准毛主席的后脑部位,猛地砸了下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或者直接推开那人都已经来不及了。 蒋泽民迅速用自己的右臂挡住了这致命的一击。 木棒结结实实地砸在蒋泽民的手臂上,他的右臂瞬间剧痛难忍,几乎麻木,但他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刺客还未来得及反应,蒋泽民已将他死死按住,其他保卫人员也迅速上前协助将刺客制服。 这名刺客被押送到安全地点进行审讯,很快交代了实情。 原来,他是潜伏在延安的敌特外围人员,任务非常明确:伺机暗杀中共中央高级领导人。 由于尚未配备枪支,以及邀功心切,他选择用一根柳木棒作为武器,利用毛主席与群众互动的时机行刺。 刺客的计划看似简单,却充分利用了延安相对开放的环境。 群众的热情、毛主席的平易近人,这些本是革命根据地的特色,却成为敌人蓄意利用的薄弱环节。 这一事件再次警醒了延安的保卫人员:即便是在革命圣地,敌我斗争依然复杂。 蒋泽民的右臂肿胀得如馒头一般,行动时稍有震动便疼痛不已。但他默默忍受着,继续履行保卫职责。 毛主席并不知道蒋泽民负伤,见他远远的坐着有些不解,便投来目光向他询问。 为了不让主席发现他受伤,他只能咬着嘴唇走向毛主席身边,直到宴会结束,都没有人发现他受伤。 蒋泽民不仅是保卫参谋,更是一位用忠诚与行动守护革命的无声英雄。 他出身普通,却凭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念,一次次化解危机。他的右臂,成为那一刻保卫革命的“铜墙铁壁”。 1940年的延安,是抗日战争的中枢,也是革命的心脏。然而,这里并非绝对的安全之地。日军的飞机轰炸、国民党特务的渗透,都对根据地造成了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毛主席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极为简朴,经常与群众同吃同住。他坚持不搞特殊化,这让他的安全保护难度倍增。 蒋泽民和其他警卫人员因此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每一次外出,都是一次隐形的战斗。 数十年后,当再次回忆起当年的危机时刻,躺在病床上的蒋泽民铿锵有力地说:“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永远高于我的生命。” 蒋泽民的低调与无私,正如他当年用手臂挡住的不仅仅是木棒,更挡住了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危机。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刻,也不会忘记那些为革命默默付出的无声英雄。 参考信源:百岁老人曾保卫毛泽东 用手臂挡开刺客大棒 辽沈晚报 2012-02-02日

0 阅读:1632

评论列表

蛟龙

蛟龙

13
2024-12-25 15:22

[点赞][点赞][点赞]

绮南爱历史

绮南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