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国商务部干部找到“亚洲糖王”郭鹤年,请他帮忙以最低的价格购入30万吨白糖。郭鹤年当即就答应了这一求助,不仅以最低价格帮中国买到了白糖,还通过期货交易赚了500万美元! 1973年,马来西亚华人郭鹤年接到一个神秘电话,立马从新加坡赶到中国香港,与国内的有关人员见面。 这一次见面后,郭鹤年可算是帮了我国一个大忙。 原来,当时中国物资极度匮乏,急需进口30万吨白糖。希望郭鹤年帮忙为我国低价购买,与此同时,也希望对方帮忙购买一些期货以赚取外汇。 这不是普通的交易,这可是国际糖业市场的大事件。一旦风声泄露,糖价立即暴涨20%-25%。 面对这个棘手的任务,中国商务部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有“亚洲糖王”之称的郭鹤年。 郭鹤年听完后后便答应了。 郭鹤年并不是盲目答应。他知道,这种规模的采购如果不加掩护,必然引起国际市场的注意。于是,他设计了一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 他先飞往瑞士日内瓦,参加一个与糖毫无关联的国际会议,用自己的公开行程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而与此同时,他派团队悄悄前往巴西,暗中展开采购行动。 会议期间,一位英国商人来搭话:“郭先生,最近巴西市场有点热闹,听说一些日本人天天在糖交易所晃悠,很是奇怪。” 郭鹤年心里一紧,但面上丝毫不动声色:“是吗?你还有行情要告诉我哦。” 他一边敷衍对方,一边加快联系巴西团队,要求立即签订合同。 几天后,巴西的合同终于敲定,采购任务圆满完成。郭鹤年的策略成功避开了市场风暴,确保中国以最低价格买到了30万吨白糖。 与此同时,还郭鹤年还帮助国家在期货交易中赚了500万美元! 郭鹤年并非因为一次采购事件而闻名。他的商业帝国横跨糖业、酒店、传媒等多个领域,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决策。 1949年,他接手家族生意,将资金大胆投入炼糖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成功控制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80%的糖业市场,甚至一度掌握全球1/20的糖供应链。 然而,他的雄心不止于糖。他创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成为国际顶级酒店品牌的象征;他在传媒领域也颇有建树,收购了香港《南华早报》,进一步扩大了商业版图。 郭鹤年不仅是一位商业奇才,更是一位心怀家国的企业家。 1984年,当中国决定在北京建国门外兴建国际贸易中心时,国内企业因财力不足无法完成,而外资又趁机提出苛刻条件。 消息传到郭鹤年耳中,他一拍桌子:“咱们要争气,不要给外面人看不起咱们中国人,这是中国的事情,我们自己来做!” 他毅然决定投入5亿美元,几乎暂停了其他生意,集中精力完成国贸中心的建设。1990年,国贸中心正式建成,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 郭鹤年说:“我的心分成两瓣,一瓣爱我生长的国家马来西亚,一瓣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中国。” 他的每一次抉择,都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从30万吨白糖的秘密采购到北京国贸中心的拔地而起,郭鹤年的传奇人生,是一部商业的史诗,更是一位爱国企业家的动人篇章。 参考信源:“一瓣爱马来西亚,一瓣爱中国”(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海外网 2021-10-01
1973年,我国商务部干部找到“亚洲糖王”郭鹤年,请他帮忙以最低的价格购入30万
绮南爱历史
2024-12-24 21:06:28
0
阅读:1088
胜一
祖国发展到今天与很多爱国侨胞无私贡献分不开。
老戴
一个流趟着炎黄血液的赤子,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国人释译了什么叫做爱国之心!
lzs0753
又一个默默无名的爱国先辈
晚秋的叶 回复 12-25 22:00
默默无名?金龙鱼的母公司益海嘉里就是他创办的 包括香格里拉 他在东南亚可是赫赫有名的华人首富
用户10xxx04
没的说,爱国实业家!